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自主招生 > 自主招生闯关心得 > 自主招生政策发布前 如何选择学校是关键

自主招生政策发布前 如何选择学校是关键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11-10-19 13:11:13

[标签:自主招生]

  随着十月下旬的到来,虽然今年各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尚未公布,但是不少有意愿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早已“虎视眈眈”,纷纷摩拳擦掌开始了自招的备战。那在这个自招政策“真空期”中,高三学生应如何利用好这段宝贵的时间,走好这条高校的自招之路呢?

  现状:自招呈现“三多”现象

  据《全国重点高校自主招生备考指南》(华师大出版社)的责编庄玉辉介绍,由于近年来不少高校,特别是“一本”院校的招生政策都越加倾向于自主招生环节,而学生和家长也认清了这个趋势,所以不少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中一大半的学生都会投入高校的自招大战中,他们都希望能提前取得进入名校的“砝码”,也为高考舒缓压力。

  我们通常所说的“自主招生”,即指从2003年陆续铺开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政策。根据规定,试点高校可以拨出当年本科招生计划总数5%的名额自主选拔优秀高中生,并给予高考录取中的优惠,故俗称“5%自主招生”。目前,全国共有约80所高校参与这项试点。此外,教育部于2006年批准复旦大学、上海交大“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政策,目前仅面向江、浙、沪三地考生。

  正因如此,和2003年高校自主招生刚起步时相比,现在的自主招生呈现“三多”的特点。第一是,参与的高校多了,不只是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全国顶尖高校,一些地方重点高校也在积极加入自招的队伍中;第二是投放的名额多了,如获得“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资格的复旦大学在上海计划招生800余人,自主招生就已预录取了700余人,自主招生名额已远超高考统招名额;第三是报名的学生多了,自主招生政策推出后,参加选拔的人数连年上扬。2011年“北约”、“华约”和“同盟”等几大联考的诞生,又进一步刺激了学生的报考热情。如今的自招早已不是“少数人的游戏”,而是不少学生都想奋力一跃,勇敢摘取的“苹果”了。

  对策:正确判断自身实力力争“拿得到”并“用得上”

  庄玉辉说,既然有些学生已经下定决心参加高校的自主招生,那选择自招的目标高校就等于提前选择你高考志愿表上的第一志愿。这是因为,绝大多数高校规定,获得自主招生资格认定的考生,只有将该校填在高考第一志愿(平行志愿A志愿)位置,才能享受约定的优惠政策。所以,如果将目标高校定得过高,不但自主考难以通过,即便有幸成功,最终高考录取时也可能“用不上”;如果自主考目标定得太低,则可能自己放弃将该校设为第一志愿,导致最终“用不到”。

  庄玉辉表示,对时间紧迫且宝贵的高三生来说,“用不上”和“用不到”都是浪费,只有正确判断自己现在的实力,准确预估自己最后半年的上升空间,才能“拿得到”并“用得上”自主招生的优惠条件,真正让自主招生成为自己通往名校之路上的“垫脚石”。

  对此,庄玉辉介绍了两种准确定位的方法。第一,可以向老师或学长了解,根据他们的经验,以往考试排名在什么范围的,参加哪些高校自主招生的成功率较高;考试排名在什么范围的可以放手一搏。第二,可以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查阅相关高校的自招信息,看看你的目标高校每届录取了多少名学生,这些学生又主要分布在哪些层次的中学,这也是自我定位的重要参考信息。

相关阅读:

如何应对自主招生面试 平时训练很重要

自主招生考试达人经验谈:自我介绍一定要独特

清华自主招生新政 强化针对性促教育机会公平

清华2012自主招生 国家级贫困县中学均有名额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