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自主招生 > 自主招生报考须知 >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解读报考自主招生三误区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解读报考自主招生三误区

来源:北京考试报 文章作者:邱乾谋 2012-10-15 11:11:53

  自主招生是高校招生录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重要内容,也是对优秀创新人才选拔的探索。目前,高校自主招生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那么,考生和家长对高校自主招生的认识是否存在误区呢?报考时要如何选学校呢?针对这些问题,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王化深进行了相关解答。

  申请材料围绕专长突出重点

  1.自主招生试点工作发展至今有哪些变化?

  王化深:2001年,教育部最早在东南大学等江苏省3所高校试行“自主招生录取”改革,至今试点高校约90所。10多年来,自主招生录取政策在试点范围、改革力度、选拔模式、招生数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自主招生申请方式主要有几种?

  王化深:有的高校要求中学推荐,有的高校采取个人申请和中学推荐相结合的办法。

  3.现在起,考生和家长是否要开始准备自主招生的申请材料?准备材料要注意什么问题?

  王化深:目前,高校2013年的自主招生政策还没有出台。考生和家长可提前准备,比如结合自身情况,登录感兴趣院校招生网,了解往年自主招生政策和录取情况,提前为报考收集材料。

  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准备申请材料时,要适度评价自己,并把认为最能反映自己特长和高中阶段主要成果的复印件附上,还要围绕自己突出的专长做足功课。材料不能弄虚作假,否则一经发现将被取消资格。

  选报学校两至三所为宜

  1.考生如果参加自主招生,选报几所院校合适?

  王化深:考生选择两、三所学校比较合适。一所是想冲的学校,即如果考生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后,通过后期努力以及加分优惠政策,有机会考入的高校;一所是正常水平够得着的学校,考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优势专业;三是凭借自己的实力比较有把握考取的高校,万一自己高考发挥失常也有机会被录取。考生如果报考高校过多,不但要付出财力和精力,还会影响正常的复习。

  2.考生选择报考学校时,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王化深:目前,全国大约有90所高校有资格进行自主选拔录取。这些高校大多是“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既有在京高校,也有京外院校,既有部属高校,也有地方市属院校。其中,有些院校笔试实行联考。因此,考生在选报自主招生院校时,要把个人志向与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考虑行业发展情况,结合个人特长、兴趣和爱好,选报适合自己的高校。

  3.目前,不少考生开始关注自主招生的事。您觉得他们要如何处理好日常复习和准备自主招生考试的关系?

  王化深:自主招生重点考查考生在所报专业方面的学科专长、特长和潜质,以及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即使考生获得高校自主招生资格,也要参加高考,达到学校的要求方可被录取。因此,考生要正确看待自主招生,科学合理安排两者的学习关系。

  考生和家长认识误区要清除

  1.近年来,自主招生越来越受社会关注,您如何看待考生热衷报考自主招生现象?

  王化深:考生和家长对自主招生的认识存在三个误区。

  一是认为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后,有了加分优惠政策,高考就会轻松。其实学校根据考生考核表现不同,优惠的分数也不同。根据相关政策,大部分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会获得不同的高考分数优惠,有些考生可能只会获得很少的加分。由于大部分获得自主招生试点的高校的录取分都不会太低,往年均有较大比例考生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后,放松了学习,结果因高考成绩达不到高校要求没被录取。

  二是个别考生和家长误认为学习成绩优秀就能获得自主招生资格。自主招生是高校根据本校的培养特色选拔学科特长显著和综合素质较高的拔尖人才的模式。有些考生可能学习能力很强,但没有专长,综合素质也一般,如果参加自主招生,成功机会不大,倒不如安心复习,通过高考考上理想的大学。

  三是有的考生和家长误认为自主招生选拔的社会环境缺乏公平公正。其实不然,自主招生选拔也是严格按高考程序进行,要经历材料申请、初审、考核、公示等环节。此外,经过多年探索,招生院校也采取多种举措,确保招生录取公平公正。

  2.近年来,一些高校自主招生采取联盟方式,有人认为这是“抢生源”、“小高考”现象,您如何看待高校自主招生联盟问题?

  王化深:高校自主招生联盟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联盟”在一定程度来说,能够使高校投入成本相对降低,节省应考考生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成本。如北交大等北京五高校地理位置很近,专业的行业特色鲜明,规模类似,2005年就开始了自主招生笔试联考。这主要是为了方便考生,减轻他们的负担。另外,各校也可减轻考务工作量,经过报名选拔使得少数考生来校进行一天的笔试面试,既省时间,又解决了考试安全问题。目前我们五校考虑和交流最多的是如何规范面试环节,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各校都有一些很好的做法。多年试验来看,我们认为是成功的。

  但是,有些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是因为某些“联盟”高校涉及面较大,自主招生笔试科目和高考考试科目相近;再者就是考生和家长没弄清各校自主招生的条件和要求,只是简单理解为“考大学能优惠多少分”而盲目报考。现实情况是,每年通过自主招生被录取的考生人数很少,占全国重点高校录取总量的比例也很小。

相关阅读:

备战高校自主招生 10月起可关注高校网站

应届高考生关于自主招生应该知道的几件事儿

2012年自主招生9月公益讲座专家答疑问题汇总

家长疑问:关于新高三家长自主招生答疑汇总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