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备考策略 > 学业考成绩如何计入高考总分

学业考成绩如何计入高考总分

2014-09-11 15:54:59文汇报文章作者:樊丽萍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后,“新高考”方案备受关注。2017年起,高考录取总成绩将由语、数、外3门必考科目成绩,再加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组成。那么,3门学生选择的学业考成绩如何计入高考总成绩?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近日做客教育部新闻办官方微博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每个学生选择的科目不同,成绩不能简单加总,必须转换。具体怎么转换,将由试点省份确定。目前,上海和浙江已被明确列为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两大试点省市,两地将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浙江省教育厅9月4日已下发文件,要求该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考试招生机构要根据改革要求和试点总体部署,加强考点建设;要根据高中学考(即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校考试招生评价体系的新要求,用高考的标准,研究实施高中学考。

  上海市教委则表示,“上海市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正加紧修改完善报批”。

  必修选修学完后参加考试

  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介绍,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计入考生总成绩的3个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学生根据高校招生要求和自身特长自主选择,可以文理混搭。六科的分值比重一样,由各省级专业命题机构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统一组织命题。

  根据国务院的部署,2014年上海、浙江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不进行试点省份的高考继续实施现行办法。按照“三年早知道”的原则,其它各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会提前三年向社会公布。

  学业考“随学随考”,到底怎么考?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说,高中各门课程学习时间不同,有一年、两年等,每门学完后可参加省里组织的统考。省级专业命题机构按国家课程标准统一组织命题,确保试题科学性;在高考标准化考场考试,确保考试安全;统一阅卷程序、标准和方式,确保评分准确。

  据了解,高中学业考覆盖总计14门高中科目,包括音、体、美等实践类课程。针对不同的学科特点,郑富芝说,学业考会采取不同的考试方式。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采用以纸笔测验为主的书面统考。音体美等学科一般采取现场展示、实践操作等方式。计入高校录取总成绩的科目,考试内容包括必修和选修。其他学科只考必修,成绩合格即可。郑富芝说,计入高考总成绩的学业考科目,必修和选修内容学完后参加考试。其他科目学完必修内容即可考试。为防止高三学生只学语数外,教育部要求学校合理确定每个年级特别是高三年级的授课数量,防止集中突击考试,提前结束课程。

  另有家长提问称,2015年开始取消体育和艺术特长生加分,艺术类考生的升学是否会受影响。对此,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建国表示,“改革方案涉及的是艺术特长生,不涉及报考艺术院校、艺术专业的艺术类考生。”

  浙江要求长短课大小班结合

  这次的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将由上海和浙江率先试点。记者注意到,浙江省教育厅官网目前已贴出文件“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及时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通知要求,各中等学校要以高考招生改革为契机,大力深化高中课程改革。“高中要统筹安排三年课程的开设,实行长课和短课、大班和小班教学有机结合,切实做到不盲目增课时赶进度,不增加每周课堂教学时间,不挤压选修课程课时。要加强对学生学业规划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理性选择修习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设置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决不强制为学生确定选考科目。逐步改革单一行政班管理模式,全面实行选课走班教学,积极扩大开展必修课程走班教学。”

  同为试点省市,上海市教委则表示,尚处于完善、程序报批阶段的新方案,将对考试内容形式、招生录取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等进行综合改革,推进实施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标签:高考 学业成绩]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 👇扫描免费领
    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
    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