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资源网 > 高中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祖国统一大业》教案二

高一历史教案:《祖国统一大业》教案二

2019-09-21 11:47:57网络资源

高一历史教案:《祖国统一大业》教案二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编排,设在《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之后,通过这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制制度、村民自治制度等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最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内容。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战略问题,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本课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一国两制”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的成功实践、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本课第一子目“‘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着重讲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的过程及其具体内涵。第二子目“香港、澳门的回归”,主要讲述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过程及其伟大意义。第三子目“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主要讲述了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海峡两岸在打破僵局,改善关系上所做的努力及其成就,并对阻碍两岸关系发展及祖国统一的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

  本课内容既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感受深切的题材,更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好素材,它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的三维目标。因此,本课内容在整个专题乃至整个政治史模块教学中地位突出。

  二、学情分析

  1、知识衔接情况。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粗略地接触了相关知识,特别是对古代台湾与大陆的联系,葡萄牙侵占澳门,荷兰、日本等国侵略台湾,英国割占香港的史实,以及港澳回归,台湾问题的大致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有些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走进历史。

  2、学科联系。在初中阶段地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港、澳、台的区域地理知识;初三政治课又对“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有了初步接触;语文课学习了余光中的《乡愁》,闻一多的《七子之歌》等,有了一定的感情积淀。通过以往学习及日常生活中的透过各种传媒,学生对本课题已经有了一定认识,因此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从历史角度正确看待港、澳、台问题的能力,更加理性地对待当前问题。

  3、学生分析。高一学生求知欲强,理性思维逐渐形成,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政治及德育课程中都曾接触过,对相关知识有比较充分的了解,而且在经过了几个月高中历史的学习之后,已基本熟悉了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本课采用学生探讨知识为主,教师适当加以点拨,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图片与资料,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有比较直观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分析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明确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培养学生搜集、运用史料,综合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2、阐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掌握其特定的含义,理解“一国两制”在解决台湾问题与解决港澳问题的具体政策上的差异,培养学生御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3、分析我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澳门;分析目前解决台湾问题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

[标签: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 👇扫描免费领
    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
    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