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政治知识点 > 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区别是什么

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高考网整理 2023-01-31 21:56:23

  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区别是指代不同、存在方式不同、影响不同。客观是不依赖于主观而独立存在的;所有客观的事物都是可以被“测量”的,不可以被“评估”观察者为“客”。此时,被观察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不随观察者的意愿而改变。

  1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不同

  1、性质不同

  主观指人的意识、精神,主观原因就是关于人的意识方面的原因;而客观指独立于意识之外,或指认识的一切对象,客观原因就是抛开人的主观意识之外存在的原因。

  2、独立性不同

  客观原因的独立性强于主观原因。主观原因对事物发展起到了促进或阻碍的作用,而客观原因是独立于主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主观意识的原因,是抽离于万事万物的存在。

  3、被观察事物的性质和规律是否随观察者的意愿改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观和客观是对立的统一。所谓“客观”,就是观察者为“客”。此时,被观察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不随观察者的意愿而改变。所谓“主观”是观察者为“主”,参与到被观察事物当中。此时,被观察事物的性质和规律随观察者的意愿不同而不同。

  2主客观怎么辨别

  主观(原因)

  1、人为因素,自身因素。

  2、自我意识,精神

  3、不依据实际情况,单凭自己偏见

  4、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并对客观事物的发展促进/阻碍

  5、往往是主体能把握改变的

  6、观察者为“主”,参与被观察事物,处于被观察事物之外其性质和其性质和规律随观察者意愿而改变

  客观(原因)

  1、独立于人的意识,自身以外的其他(外在)因素

  2、人的意识以外的物质世界(认识的对象)

  3、不依赖于主观而独立存在。

  5、往往是事件主体无法避免的(不可抗,不可预见)

  6、观察者为“客”,处于被观察事物之外其性质和其性质和规律不随观察者意愿而改变。

  主客观之分采用的是分析法,首先基于将世界分为二元:物质和意识。

  主观:意识之内的活动,包括感受,情绪,情感,体验,思维等都属于主观;

  客观:将实践活动的主观对象作为一个纯粹的观察者抽离出之后的世界就属于客观;

  由于主观因素比较复杂,不易受控,分析问题的时候先剥离主观因素仅考察客观因素可以简化问题,方便建模分析。但分析方法不是孤立的,用完分析方法之后还得用综合方法,在已建立的客观模型上加入主观的因素进行综合,才是对现实问题的较准确的考察。

  相关推荐:

  高中政治知识点汇总

  2023年春晚政治考点:节目《一带繁华一路歌》

 

最新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

高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高考网"微信公众号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