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语文知识点 >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乎”“乃”用法知识点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乎”“乃”用法知识点

来源:高考网整理 2019-10-15 20:31:31

  2020高考即将开战,你准备好了吗?高考网小编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古代文言虚词知识点,供大家参考阅读!

  第一板块——知识温故

  一、理解下列虚词的含义

  (一)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答案:C①⑥转折连词 ②④修饰连词 ③⑦顺承连词 ⑤⑧递进连词

  (二)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答案:1、 连词,并列关系2、 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3、 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4、 连词,递进关系5、 连词,修饰关系6、 连词,承接关系7、 代词,同“尔”,可译为你8、 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

  (三)下列句中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

  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大王来何操         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答案:D(A怎么 B什么,宾语 C什么,定语 D为什么 E多么)

  (四)判断“何”在文中的意义。

  “徐公1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2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3何也?其所据4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可见,情之误,5何其大也!然6何人能忘情耶?7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8何如?

  答案:1、 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2、 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3、 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什么4、 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5、 副词,可译为多么 6、 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

  7、 可译为凭什么 8、 可译为怎么样

  第二板块——专题训练(教学指导——新课内容)

  考点:考查学生理解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虚词“乎”“乃”的用法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掌握虚词“乎”“乃”的用法和意义

  2、难点:掌握虚词“乎”“乃”用法和意义的高考考点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