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历史高频考点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019-05-27 12:56:48网络资源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50年代)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内容:“另起炉灶”——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

  “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最大成就:中苏建交,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2)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的时候,第一次提出。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1954年,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作为五大国之一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2)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大力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大力提倡“求同存异”方针。

  二、打开外交新局面

  1、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背景: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作用的增大;中国内政外交取得的成就。

  (2)实现: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议案。

  (3)意义: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外交政策的胜利。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美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2)过程:1971年“乒乓球外交”;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上海联合公报》;1979年正式建交。

  (3)意义:成为70年代中国外交局势改变的关键。在国际上出现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

  3、中日关系的改善: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交流合作四原则:“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

  2、表现:

  (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

  (3)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4)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5)与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6)维护联合国的权威。

  3、标志:80年代开始,中国走向了全方位外交时代。

  4、意义: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最新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高考预测、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

  高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高考网"微信公众号

       

[标签:高考历史 高频考点]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 👇扫描免费领
    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
    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