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语文复习方法 > 2019年高考,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经典题目及解析秘籍

2019年高考,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经典题目及解析秘籍

2019-03-14 15:52:10三好网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三大类,所占分值为35分。其中文学类文本阅读,所占分值为15分,一般是一道选择题(3分)两个问答题(6+6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在历年的高考中常以小说或散文的形式进行命题,下面为2019年高考生带来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经典题型及抢分秘籍。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紫色人形

  毕淑敏

  那时我在乡下医院当化验员。一天到仓库去,想领一块新油布。

  管库的老大妈,把犄角旮旯翻了个底朝天,然后对我说,你要的那种油布多年没人用了,库里已无存货。

  我失望地往外走,突然在旧物品当中,发现了一块油布。它折叠得四四方方,从翘起的边缘处,可以看到一角豆青色的布面。

  我惊喜地说,这块油布正合适,就给我吧。

  老大妈毫不迟疑地说,那可不行。

  我说,是不是有人在我之前就预订了它?

  她好像陷入了回忆,有些恍惚地说,那倒也不是……我没想到把它给翻出来了……当时我把它刷了,很难刷净……

  我打断她说,就是有人用过也不要紧,反正我是用它铺工作台,只要油布没有窟窿就行。

  她说,小姑娘你不要急。要是你听完了我给你讲的这块油布的故事,你还要用它去铺桌子,我就把它送给你。

  我那时和你现在的年纪差不多,在病房当护士,人人都夸我态度好技术高。有一天,来了两个重度烧伤的病人,一男一女。后来才知道他们是一对恋人,正确地说是新婚夫妇。他们相好了许多年,吃了很多苦,好不容易才盼到大喜的日子。没想到婚礼的当夜,一个恶人点燃了他家的房檐。火光熊熊啊,把他们俩烧得像焦炭一样,我被派去护理他们,一间病房,两张病床,这边躺着男人,那边躺着女人。他们浑身漆黑,大量地渗液,好像血都被火焰烤成水了。医生只好将他们全身赤裸,抹上厚厚的紫草油,这是当时我们这儿治烧伤最好的办法。可水珠还是不断地外渗,刚换上的布单几分钟就湿透。搬动他们焦黑的身子换床单,病人太痛苦了。医生不得不决定铺上油布。我不断地用棉花把油布上的紫色汁液吸走,尽量保持他们身下干燥。别的护士说,你可真倒霉,护理这样的病人,吃苦受累还是小事,他们在深夜呻吟起来,像从烟囱中发出哭泣,多恐怖!

  我说,他们紫黑色的身体,我已经看惯了。再说他们从不呻吟。

  别人惊讶地说,这么危重的病情不呻吟,一定是他们的声带烧糊了。

  我气愤地反驳说,他们的声带仿佛被上帝吻过,一点都没有受伤。

  别人不服,说既然不呻吟,你怎么知道他们的嗓子没受伤?

  我说,他们唱歌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会给对方唱我们听不懂的歌。

  有一天半夜,男人的身体渗水特别多,都快漂浮起来了。我给他换了一块新的油布,喏,就是你刚才看到的这块。无论我多么轻柔,他还是发出了一声低沉的呻吟。换完油布后,男人不做声了。女人叹息着问,他是不是昏过去了?我说,是的。女人也呻吟了一声说,我们的脖子硬得像水泥管,转不了头。虽说床离得这么近,我却看不见他什么时候睡着什么时候醒。为了怕对方难过,我们从不呻吟。现在,他呻吟了,说明我们就要死了。我很感谢您。我没有别的要求,只请您把我抱到他的床上去,我要和他在一起。

  女人的声音极其好听,好像从天上吹来的笛声。

  我说,不行。病床那么窄,哪能睡下两个人?她微笑着说,我们都烧焦了,占不了那么大的地方。我轻轻地托起紫色的女人,她轻得像一片灰烬……

  老大妈说,我的故事讲完了。你要看看这块油布吗?

  我小心翼翼地揭开油布,仿佛鉴赏一枚巨大的纪念邮票。由于年代久远,布面微微有点粘连,但我还是完整地摊开了它。

  在那块洁净的豆青色油布中央,有两个紧紧偎依在一起的淡紫色人形。

  (原文有删改)

  结合文意,简要赏析“女人的声音极其好听,好像从天上吹来的笛声”这句话的含意。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女人的声音带给“我”的震撼,表达了“我”对这对恋人悲惨遭遇的同情,对他们可歌可泣的爱情的歌颂,以及对他们美好的祝愿。

  的愿望,寄托了对他们的同情和祝福。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时须注意:

  1.避免囫囵吞枣,要把握句子的基本意义;

  2.要结合具体语境,探明句子的特殊意义;

  3.学会审美鉴赏,体会语句的表达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麦收

  孙犁

  1939年,冀中解放区小麦黄梢的时候。

  二梅在街上来回地吹着笛子。青年妇女们一个一个从自家大门里走出来。她们站在那新刷写上晋察冀边区“双十纲领”的高房下面的大槐树树阴里。她们简直是挤在一块儿,手里的铲镐碰得叮当乱响,还夹着清脆的说笑。队伍站得整整齐齐,风吹动树枝筛下的阳光,在她们的头上、衣服上游动,染成各色各样的花。二梅站在队前问:“你们拿着家伙干什么呀?”“挖沟!”大家一齐大声地回答。

  “对了。驻在咱村的队伍,今天下午去打击敌人,这是为了保护咱们的麦子。我们也不能落后,我们把接村路挖通!”二梅用高粱秆分好段,用铁铲划上印,说:“来吧,两个人挖一段,一把铁铲一把镐。”

  队上的指导员从一块麦地里走出来,后面跟着个背大枪的矮个子通讯员。在村里住长了,他认识二梅。他说:“部长领导得好,真积极!”二梅也直起身子笑着说:“指导员,我们弄好了路,你们抓不住鬼子,叫他们冲过来,我们可批评你!”指导员说:“好,好,好。你听枪响吧!”指导员穿进另一块麦地,他的衣服和麦子一个颜色,麦穗打到他腰里。那个通讯员却淹没在麦地里了,只有那黑黝黝的枪口露在外头。不久,这枪口也消失不见了,一只布谷鸟像是受了惊,慌慌张张地从东边飞过来,一声连着一声叫着:“莫黄莫割——莫黄莫割!”

  “嘎勾——”东边响了一声枪。妇女们拖着铁镐和铲从道沟里跳上来,向东边张望。枪声响得越来越密,越来越急,也越来越近了。二梅的脸有些青白。东边卷起了一团烟,罩住了金黄的麦子。机枪声、炮声,好像压低了那里的麦子。炮弹炸碎我们的土地,土地飞到半天空,那里面有多少炸碎了的金黄的麦穗!二梅知道这是敌人的炮,在那里作战的同志们是不是受了伤呢?她喊道:“我们不要在这里傻站着了,快回家抬担架,预备鸡蛋和水!”

  当她们抬了几副担架回来,枪声停了,那一团烟也远了。但是枪声很响很急,二梅知道这是我们的军队追赶敌人了。她们很快向那里跑去。我们的军队把敌人赶回窝里,才停下来。二梅她们抬回受伤的指导员和他那矮矮的通讯员。这两个同志去夺敌人的重机枪,受了伤。他们把夺来的重机枪也放在一副担架上,还空着一副担架。她们回来,路过二梅家的地边,爷爷正靠在一个捆了牛腰粗的大麦个上等候,他担心他的孩子,眼望着东边的路。二梅说笑着回来了,看见爷爷,她说:“把麦个放在担架上,我们给你抬回去!”老头子听了孙女儿的话,真的把麦个放在担架上,飞快地往村里去了。

  第一副担架上是指导员,第二副担架上是通讯员,第三副担架上是重机枪,第四副担架上是麦子。老头子跟在后面,打着火抽着烟。太阳已经有一半落到远远的西山里去了,在它上面是一团团千变万化的云彩——那在老人眼里,是一只虎,一只豹,一匹飞马,一只老鹰。

  晚上,奶奶又把饭放在那里,小桌上却有了白面饼。爷爷回来,二梅回来。奶奶说:“你今儿个更有功了,奶奶给你烙了白面饼,快点吃!”二梅说:“有功的是人家队伍上的人,有功的是指导员和通讯员,人家夺了敌人一挺重机枪,受了伤,先慰劳他们吧!”二梅带了自家的饼还有别人家的鸡蛋到指导员那里去,指导员和通讯员的伤口全包扎好了,躺在院当中月亮地里的软床上。

  田野里是收割麦子和打场的声音,风吹来薄薄的小麦的香味。二梅和她的两个小组长站在受伤人的床前,念着妇救会的慰问信。二梅又念了她自己的慰问信。她念着,她述说自己原是这样一个孩子,从小没了娘,在野地里,春天挑野菜,秋天拾庄稼,冬天割柴草,风吹着,雨打着,长到十五岁。八路军来了,是正好的年岁,赶上了正好的年岁。这样她就不再走奶奶的路、娘的路。一条完全崭新的路,在她眼前打开了。她的声音是那么庄严、热情和诚恳,感动得受了伤的人硬支起身来,严肃地听着。

  (选自《孙犁作品精编》,有删改)

  文章最后一段通过二梅之口交代了她的身世,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案】二梅这样一个没有娘的孩子在新的环境下成为一名支援抗战、积极参与抗战活动的巾帼英雄,升华了小说的主题。

  考查情节,重在分析其作用。分析作用,有单从情节本身进行的,也有把情节考虑进去综合分析的。无论是哪个角度,都离不开对情节内在关联性的把握,它是整个情节题的核心。对于这一类题目,应把握以下步骤:

  第一步,阅读全文,梳理情节脉络并归纳概括。一般按情节发生发展的阶段分点概括,每一阶段可采用这样的语言表述形式: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

  第二步,细读所给文字,分层抓住其层意或关键词语。这一步是基础、前提,绝不可粗略对待。

  第三步,分析所给文字在情节上发生了哪些关联。所谓关联,就是情节发生发展的依据,或者因果关系。

  第四步,作答,注意使用术语。1.指向情节:使情节波澜再起;引出另一情节;制造悬念,埋下伏笔;照应前文;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或提供依据。2.指向人物:丰富人物形象,凸显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3.指向主题:点明或深化主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没有名字的人

  刘亮程

  人的名字是一块生铁,别人叫一声,就会擦亮一次。一个名字若两三天没人叫,上面会落一层土。若两三年没人叫,这个名字就算被埋掉了,上面的土有一铁锨厚。这样的名字已经很难被叫出来,名字和属于它的人有了距离。名字早寂寞地睡着了,或朽掉了。名字下的人还在瞎忙碌,早出晚归,做着莫名的事。

  冯三的名字被人忘记50年了。人们扔下他的真名不叫,都叫他冯三。

  冯三一出世,父亲冯七就给他起了大名:冯得财。等冯三长到15岁,父亲冯七把村里的亲朋好友召集来,摆了两桌酒席。冯七说,我的儿子已经长成大人,我给他起了大名,求你们别再叫他的小名了。你们不叫,他就永远没有大名。我的那两个儿子,你们叫他们冯大、冯二,我知道你们改不了口了。可是我三儿子,就求你们饶了他吧。你们这些当爷爷奶奶、叔叔大妈、哥哥姐姐的,只要稍稍改个口,我的三儿子就能大大方方做人了。

  可是,没有一个人改口,都说叫习惯了,改不了。或者当着冯七的面满口答应,背后还是冯三冯三地叫个不停。

  冯三一直在心中默念着自己的大名。他像珍藏一件宝贝一样珍藏着这个名字。自从父亲冯七摆了酒席后,冯三坚决再不认这个小名,别人叫冯三他硬不答应。冯三两个字飘进耳朵时,他的大名会一下子跳起来,把它打出去。后来冯三接连不断地灌进耳朵,他从村子一头走到另一头,见了人就张着嘴笑,希望能听见一个人叫他冯得财。可是,没有一个人叫他冯得财。

  为啥村里人都不叫我的大名冯得财,一句都不叫?王五爷说,因为一个村庄的财是有限的,你得多了别人就少得,你全得了别人就没了。当年你爷爷给你父亲起名冯富贵时,我们就知道,你们冯家太想出人头地了。谁不想富贵呀。可是村子就这么大,财富就这么多,你们家富贵了别人家就得贫穷。所以我们谁也不叫他的大名,一口冯七把他叫到老。可他还不甘心,又希望你长大得财。你想想,我们能叫你得财吗?你看刘榆木,谁叫过他的小名?他的名字不惹人。一个榆木疙瘩,谁都不眼馋。还有王木叉,为啥人家不叫王铁叉?木叉柔和,不伤人。

  这个村庄没有几个人有正经名字,像张七、王五、刘二这些有头面的人物,也都一个姓,加上兄弟排行数,胡乱地活了一辈子。他们的大名只记在两个地方:户口簿和墓碑上。你若按着户口簿点名,念完了也没有一个人答应,好像名字下的人全死了。你若到村边的墓地走一圈,墓碑上的名字你也不认识一个。似乎死亡是别人的事,跟这个村庄没一点关系。其实呢,你的名字已经包含了生和死。你一出生,父母请先生给你起名,先生大都上了年纪,有时是王五、刘二,也可能是路过村子的一个外人。他看了你的生辰八字,捻须沉思一阵,在纸上写下两个或三个字,说,记住,这是你的名字,别人喊这个名字你就答应。

  可是没人喊这个名字。你等了10年、50年。你答应了另外一个名字。起名字的人还说,如果你忘了自己的名字,一直往前走,路尽头一堵墙上,写着你的名字。不过,走到那里已到了另外一个村子。被我们埋没的名字,已经叫不出来的名字,全在那里彼此呼唤,相互擦亮。而活在村里的人互叫着小名,莫名其妙地为一个小名活了一辈子。

  文章第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文章第一段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明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名字被关注。

  1.要坚持记牢概念。先要熟记各种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布局谋篇、修辞手法等的概念,能够根据文本内容做出判断;然后就是注意这些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这样才能明白命题者的意图,准确选择答题的方向。

  2.要坚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以及布局谋篇等,都属于作品形式方面的要素,它们都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因此,鉴赏表达技巧时,一定要结合所表达的内容分析,不能就技巧谈技巧,要立足文本。

  3.要坚持同品味语言相结合。在作品中,艺术技巧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因此鉴赏艺术技巧时,也要与揣摩语言、品味语言结合在一起。

  4.要坚持答题时的两个原则。答题的基本原则就是“答案要点化”“要点序号化”,这样可以防止漏写,也可以使条理清楚,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四、【2018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题目。

  小哥儿俩

  凌叔华

  清明那天,不但大乖二乖上的小学校放一天假,连城外七叔叔教的大学堂也不用上课了。这一天早上的太阳也像特别同小孩子们表同情,不等闹钟催过,它就跳进房里来,暖和和地爬在靠窗挂的小棉袍上。

  前院子一片小孩子的尖脆的嚷声笑声,七叔叔带来了一只能说话的八哥。笼子放在一张八仙方桌子上,两个孩子跪在椅上张大着嘴望着那里头的鸟,欢喜得爬在桌上乱摇身子笑,他们的眼,一息间都不曾离开鸟笼子。二乖的嘴总没有闭上,他的小腮显得更加饱满,不用圆规,描不出那圆度了。

  吃饭的时候,大乖的眼总是望着窗外,他最爱吃的春卷也忘了怎样放馅,怎样卷起来吃。二乖因为还小,都是妈妈替他卷好的,不过他到底不耐烦坐在背着鸟笼子的地方,一吃了两包,他就跑开不吃了。

  饭后爸爸同叔叔要去听戏,因为昨天已经答应带孩子们一块去的,于是就雇了三辆人力车上戏园去了。两个孩子坐在车上还不断地谈起八哥。到了戏园,他们虽然零零碎碎地想起八哥的事来,但台上的锣鼓同花花袍子的戏子把他们的精神占住了。

  快天黑的时候散了戏,随着爸爸叔叔回到家里,大乖二乖正是很高兴地跳着跑,忽然想到心爱的八哥,赶紧跑到廊下挂鸟笼的地方,一望,只有个空笼子掷在地上,八哥不见了。

  “妈——八哥呢?”两个孩子一同高声急叫起来。

  “给野猫吃了!妈的声非常沉重迟缓。

  “给什么野猫吃的呀?大乖圆睁了眼,气呼呼的却有些不相信。二乖愣眼望着哥哥。

  大乖哭出声来,二乖跟着哭得很伤心。他们也不听妈的话,也不听七叔叔的劝慰,爸爸早躲进书房去了。忽然大乖收了声,跳起来四面找棍子,口里嚷道:“打死那野猫,我要打死那野猫!”二乖爬在妈的膝头上,呜呜地抽咽。大乖忽然找到一根拦门的长棍子,提在手里,拉起二乖就跑。妈叫住他,他嚷道:“报仇去,不报仇不算好汉!”二乖也学着哥哥喊道:“不报仇不算好看!”妈听了二乖的话倒有些好笑了。王厨子此时正走过,他说:“少爷们,那野猫黑夜不出来的,明儿早上它来了,我替你们狠狠地打它一顿吧。”

  “那野猫好像有了身子,不要太打狠了,吓吓它就算了。”妈低声吩咐厨子。

  大乖听见了妈的话,还是气呼呼地说:“谁叫它吃了我们的八哥,打死它,要它偿命。”“打死它才……”二乖想照哥哥的话亦喊一下,无奈不清楚底下说什么了。他也挽起袖子,露出肥短的胳臂,圆睁着泪还未干的小眼。

  第二天太阳还没出,大乖就醒了,想起了打猫的事,就喊弟弟:“快起,快起,二乖,起来打猫去。”二乖给哥哥着急声调惊醒,急忙坐起来,拿手揉开眼。然后两个人都提了毛掸子,拉了袍子,嘴里喊着报仇,跳着出去。

  这是刚刚天亮了不久,后院地上的草还带着露珠儿,沾湿了这小英雄的鞋袜了。树枝上小麻雀三三五五地吵闹着飞上飞下地玩,近窗户的一棵丁香满满开了花,香得透鼻子,温和的日光铺在西边的白粉墙上。

  二乖跷高脚摘了一枝丁香花,插在右耳朵上,看见地上的小麻雀吱喳叫唤,跳跃着走,很是好玩的样子,他就学它们,嘴里也哼哼着歌唱,毛掸子也掷掉了。二乖一会儿就忘掉为什么事来后院的了。他蹓达到有太阳的墙边,忽然看见装碎纸的破木箱里,有两个白色的小脑袋一高一低动着,接着咪噢咪噢地娇声叫唤,他就赶紧跑近前看去。

  原来箱里藏着一堆小猫儿,小得同过年时候妈妈捏的面老鼠一样,小脑袋也是面团一样滚圆得可爱,小红鼻子同叫唤时一张一闭的小扁嘴,太好玩了。二乖高兴得要叫起来。

  “哥哥,你快来看看,这小东西多好玩!”二乖忽然想起来叫道,一回头哥哥正跑进后院来了。

  哥哥赶紧过去同弟弟在木箱子前面看,同二乖一样用手摸那小猫,学它们叫唤,看大猫喂小猫奶吃,眼睛转也不转一下。

  “它们多么可怜,连褥子都没有,躺在破纸的上面,一定很冷吧。”大乖说,接着出主意道,“我们一会儿跟妈妈要些棉花同它们垫一个窝儿,把饭厅的盛酒箱子弄出来,同它做两间房子,让大猫住一间,小猫在一间,像妈妈同我们一样。”

  “哥哥,你瞧它跟它妈一个样子。这小脑袋多好玩!”弟弟说着,又伸出方才收了的手抱起那只小黑猫。

  (有删改)

  二乖的天真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答案】外貌憨态可掬;言行稚拙,爱模仿;情感表达率真;注意力易转移;喜爱小动物,好奇心强。

  ‘不报仇不算好看!’”“‘打死它才……’二乖想照哥哥的话亦喊一下,无奈不清楚底下说什么了。他也挽起袖子,露出肥短的胳臂,圆睁着泪还未干的小眼”二乖言行稚拙,爱模仿;“二乖跷高脚摘了一枝丁香花,插在右耳朵上,看见地上的小麻雀吱喳叫唤,跳跃着走,很是好玩的样子,他就学它们,嘴里也哼哼着歌唱,毛掸子也掷掉了。二乖一会儿就忘掉为什么事来后院的了”“‘哥哥,你瞧它跟它妈一个样子。这小脑袋多好玩!’弟弟说着,又伸出方才收了的手抱起那只小黑猫”这些都说明二乖情感表达率真,注意力易转移,喜爱小动物,好奇心强等。学科*网

  1.从描写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考生须要弄清一些描写手法的作用,如外貌、神态、动作描写,能够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语言描写可以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描摹人物的形象等。

  2.从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性格。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环境对人物性格的表现也起着强化作用,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往往为人物设置各种不同的环境,从而显露出性格。

  3.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把握人物性格。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但必须注意以下四点:第一,全面、恰当、实事求是;第二,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第三,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第四,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4.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考生可通过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的评论或其他人物的评价,更是人物性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具体而言,考生首先要从小说中圈画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然后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长凳

  周海亮

  逢夏季大雨,雨便把乡村浇得亮晃晃,呈现出一种模糊和扭曲的景致。于是河水暴涨,混浊,湍急,直冲而下。村人就急匆匆跑出来,不为看景,为了捞东西,方言叫“捞浮”。几乎每一个村人,都干过这事。

  宝田与三麻同龄,论辈分,宝田管三麻叫“叔”,亲哥俩似的友谊。那时三麻正跟一条鲢鱼搏斗,三斤多重的鲢鱼自己蹦上岸,三麻扑过去,手一滑,鲢鱼又蹦回水里。三麻骂,成心逗老子呢你。这时他听到宝田的声音,凳子!是长凳,放在堂屋,一次可坐三四人。凳子从上游漂下来,一靠近,宝田便拿一根粪叉,看准了,猛地向岸边一划。凳子打一个旋儿漂起来,叉子够不到。

  宝田急了,凳子,漂了!凳子,漂了!他向着凳子喊,很无助却并不看三麻。凳子漂出很远,宝田便向回跑,寻着更长的粪叉或棍子。三麻这时跳下水。

  三麻是村里水性最好的,没费多大劲儿,就把凳子捞回来了。他把凳子坐在屁股下,一边哆嗦,一边拿手抚摸。三麻说,多好的凳子啊!

  三麻把凳子带回家,三个孩子抢着坐。一个孩子跛脚很严重,吃饭几乎趴在地上。三麻的女人说,这下好了,这下好了。三麻说,好个屁,那是宝田的凳子。女人便看着他,尽是不满。

  宝田常来。他对三麻说,这凳子是我先看见的。三麻说,是。宝田说,我的叉子没捅准。三麻看一眼正在凳子上玩得起劲的跛脚儿子说,是。宝田不再说话,有时喝一碗三麻家的玉米粥,把嘴巴咂得夸张地响。

  有时三麻去找宝田,对宝田女人说,要是我不捞,凳子就冲远了。宝田女人说,知道。三麻对宝田女人说,家里孩子腿不好。宝田女人说,知道。三麻对宝田女人说,下次捞浮要有凳子,拼了命也为你家捞一条。宝田女人的嘴撅得老高说,不会那么巧,这么多年,头一次看见你捞到凳子。宝田火了,丢下手中的筷子,大骂他的女人。女人就哭,数落着宝田的窝囊。

  凳子就放在三麻家的堂屋。宝田来了,常常坐在上面。一边用手摸着,一边说,多好的凳子啊!

  那年,没有为三麻和宝田再下一场大雨。天热得很,三麻的承诺,被太阳烤焦。

  第二年夏天,终于下了一场大雨。河水再次暴涨,更混浊,更湍急,河面变得更宽。

  雨还没停,三麻就叫上宝田要去捞浮。宝田说,等雨停了会有凳子吗?三麻说,现在去会有。

  还没到河边,两人就发现河面上漂着一只。三麻说,是凳子吗?宝田说,像。三麻就狂奔起来,奇快。宝田在后面喊,三麻!三麻没回答,依然狂奔。他跳下了河。

  三麻就这样被河水冲走了。宝田还记得,三麻在河水中举起的那条“凳子”,不过是个窄窄的硬木板。

  尸体在下游很远的地方被发现,三麻被泡得肿胀和惨白。三麻的女人只看一眼,就昏过去了;众人把她叫醒,她再看一眼,再昏过去;众人再把她叫醒,她就疯了。

  她把跛脚儿子抓起来,扔到院子里。然后抱着凳子,去找宝田。她对宝田说,别再捞浮了,叫三麻回家吧。宝田嘿嘿笑,像哭。她又说,三麻水性好,但水太凉,别让他下水。宝田再嘿嘿笑,更像哭。她再说,三麻呢?宝田便不再笑了,抹一把泪说,对不住你,婶娘。宝田头一次叫三麻的女人“婶娘”,三麻女人感觉不是在叫她。

  那以后,村人常听到宝田在夜里打他的女人,女人的惨叫传出很远。那以后,逢夏季大雨,河水暴涨,混浊,湍急,村人仍旧跑去捞浮,捞到了碎草、葫芦、树枝、油桶、南瓜、竹篓、八仙桌……但他们依然贫穷。

  小说最后一段意蕴丰富,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探究。

  【答案】①通过写宝田常夜里打他的女人表现了他的悔恨,表现了人们在贫穷中的无奈和贫穷中的善良;②“村人仍旧跑去捞浮”“但他们依然贫穷”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引起人们的反思,“他们”为什么会贫穷?含蓄地批评了人们安于现状的生活态度。学科*网

  1.把握好角度。从高考的考查情况来看,探究作品主题、思想意蕴类试题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限定角度的,解答这类试题,必须从试题设定的角度进行探究。另一种情况是只给出探究目标,不限角度。解题时,首先就遇到了角度选择的问题,这类试题的探究角度往往不止一个,可从人物、情节、主题、创作目的、艺术手法等角度发掘。

  2.深层次发掘。一是对人物活动细节深层内涵的把握,通过细节透视人物心理、情感、思想等意蕴;二是对重要语句具体内涵的阐述,包括概括性强的抽象句、具体形象的描述句等;三是结合作者创作背景、目的等,从更深的层次发掘作品的内涵;四是结合文章主题,具体把握文中的比喻意义、象征意义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深山夜读

  陈芳明

  ①深夜校园里的研究大楼如果还点亮着一盏孤灯,那一定是属于我的。这五年来我一直就是捻熄那盏灯的人。灯灭后,我走过长廊,顺阶而下,消失在迷蒙的黑夜。

  ②我越来越习惯于把自己囚禁在书房,那种自我封闭,犹似牢牢锁在孤绝的城堡。关在那样狭窄的空间,我的生命反而开阔起来。面对四壁架上高低不齐的书脊,我好像是面对远方起伏不定的山脊。我容许群书包围着我的魂魄,仿佛是让群山镣铐着我的肉体。天地之间,只剩下我和不知名的神只与精灵互相对视,并且窃窃私语。书中的竖行与横行文字,牵引着我进入另一个世界。我把自己押在孤独的书房里。

  ③所谓孤独,再也不是抽象的字眼,而是有着具体触觉的存在。夜读时,我面对着书籍,也面对书中隐藏的灵魂,我终于领悟到,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是孤独。在深山夜读的时刻,唯寂静与我同在,分不清楚是孤独紧拥着我,还是我紧拥着孤独,只觉得彼此如胶似漆。

  ④夜读到星稀之际,我又体会到孤独是一种遗忘,一种快感,一种颓废。

  ⑤无边的夜空下,我独守着一盏孤灯,进行着阅读、构思与书写。我开始重整自己的文学概念,也开始营造文学史的腹稿,并且编写第二天的课堂讲义。我是那种可以同时作两种或三种思考的人,常常在同一个晚上轮流撰写两篇文章。一旦投注于读与写时,便立刻沉溺在遗忘的深渊。忘情,忘怀,忘我,直到全部的心神都融入阅读之中。

  ⑥说孤独是一种快感,那无非是阅读的升华。远离政治以后,这样的体会越来越深。背对着人间,背对着权力,背对着世事的浮沉,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思索我乐于思索的,书写我乐于书写的。在我的灵魂里,没有枷锁,没有包袱,没有疆界。在荒芜而宁静的山岭深处,隐藏着一间自由心灵的书房。

  ⑦渐渐地,我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原来书中的世界,不再是文学的世界,而是一个灵异世界。纸背上印刷的油墨字体,竟然是一串串的符号,巫术,咒语,魔法,密码。我的肉体仿佛受到催眠,又好像受到巫师的驱魔,潜藏在内心的邪灵恶魂不期然被召唤苏醒。从书中的符号,我创造了淫荡的欲望,构筑了邪恶的图像,酝酿了愤懑的情绪。这都不是出自作者的设计,而是来自我体内恶灵的反射。

  ⑧追求学问,原就是在自我挖掘,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因为自己就是残缺的,就是不完整的,所以才需要去阅读。设若没有经过阅读,没有辨识书中的玄秘语言,我就不可能知道体内竟然监禁着一个未曾谋面的灵魂。面对那么多的作者与作品,毋宁说是在迎接不同的生命经验。他们透过书籍传达着陌生的、遥远的、隔世的、隔代的信息。这些作者似乎住在另一个星球,在深夜里拍打着未知的、不可解的密码给我。于是,我开始体会到,阅读的孤独何其森冷,何其壮阔,何其庄严。

  ⑨夜读已经成为我仅有的城堡,我的思考、想像、演说、书写、研究,都是阅读的延伸。走过苍茫的黑夜,拾级而上,穿越长廊,我再次捻亮书房的孤灯。

  (有删改)

  有人称《深山夜读》是一篇“生命散文”,既是“对生命的体验”,又是“对生命的创造”。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①作者远离喧嚣的尘世,把自己锁在深山的书房中潜心夜读,对阅读的孤独有着独到的体验与理解,这一过程正是作者思索人生、体验生命的过程;②作者认为生命是残缺的、不完整的,深山夜读、追求学问的过程正是作者挖掘、发现、探索自我的过程,这一过程使作者的生命变得更加完美,实际上就是在创造生命。

  1.明确任务。即审明探究任务,把准探究的指向。探究题题干表述有区别,注意审清题干。有的题干直接说“请你探究一下……问题”;有的不明说,诸如“谈谈你的看法”“说说你的理解”,等等。

  2.明确观点。即要做到观点明确,具有探究意味。“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求考生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根据题目要求,能够提出有探究意味的观点。在答题的开始就要亮出自己的观点,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3.明确结构。即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做合理分析,一般采用“述”和“评”相结合的形式。

  4.明确文本意识。即贴近文本,尊重文本。强调个性阅读,并不是能够脱离文本而随意地天马行空,一味地陈述自己独特的见解。而应该是紧扣文本,从文本中引述论据,结合引述论据围绕已定观点做分析论述,阐明自己的见解,这样同样是个性阅读。任何个性阅读都不能够脱离文本,观点来自文本,论据同样不能离开文本。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扎西的菜园子

  邢庆杰

  扎西的菜园子,是来自山东的援藏干部老马帮扶着弄起来的。

  扎西本来对种菜不感兴趣,他已经习惯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放牧生涯。可当他看到老马什么都亲自动手,从翻地、施牛粪、扎棚、育苗,都盯在菜地里干,就不好意思推辞了。扎西一不好意思,干起活来的时候就特别卖力气。

  一转眼就要过中秋节了,老马休假回山东。临走前,他对扎西详细地交代了管理菜园子的方法。回到家后的第二天中午,饭后,老马正斜歪在沙发上看电视,手机响了。他接起来,就听到扎西急促的声音,“马顾问!马顾问!你快回来吧!出大事了!”

  老马的脑袋“嗡”一下就大了!定了定神说:“扎西,别着急,慢慢说,哪里出事了?”“是、是菜园子,菜、菜出事了!”扎西由于激动,有些语无伦次,“毒药,全是毒药,您快来吧!吓死人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毒药,全是红的,您还是快点来吧!我们一家都不敢在菜园边住了。”

  老马一听,这个问题严重了,现在,他们这个援藏点上的技术人员都回家过节了,只有自己跑一趟了。

  老马坐飞机赶到日喀则,又坐车来到扎西所在的牧区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了。

  来到菜园子门口,扎西不敢再往里走了,他指着里边,战战兢兢地对老马说:“那里,就是那里,全红了,像血一样红。”

  老马只看了一眼,就有种想哭的感觉。那一片红,是刚刚成熟的西红柿。

  想到自己大过节的赶了几千公里路奔到这里,只是因为西红柿成熟了,他就有些生气。但他转念一想,这也不能怪扎西,西藏这个地方,因为自然条件恶劣,以前除了萝卜、土豆,根本就没有别的蔬菜,扎西从来没有见过成熟的西红柿,这是很正常的。恐怕,大多数生活在偏远牧区的藏族同胞,都没有见过像西红柿、黄瓜、茄子等内地司空见惯的蔬菜……想到这里,他感觉到鼻子酸酸的,心里沉甸甸的,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老马摘下一个大大的西红柿,用衣角擦了擦,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然后又摘下一个递给扎西说:“你尝尝。”

  扎西看了老马一眼,他相信老马不会骗他的,就学老马的样子,狠狠地咬了一大口!顿时,扎西瞪圆了眼睛说:“好甜!这是糖菜呀!”

  扎西的菜园子丰收了,扎西一家吃不了,就到处送人。

  老马知道后,给他打电话说:“扎西!帮你种菜,不是让你送人的,你要去卖,以后,这就是你的一项家庭收入。”

  扎西惊讶地说:“卖?怎么卖?卖东西多丢人!”

  老马知道,传统的藏民,现在还保留着以物易物的习俗,他们还不习惯用人民币来交易。

  老马就耐心地对扎西说:“扎西,这些东西都是你花力气种出来的,还有大棚、种子等成本,别人拿去吃,给你报酬是应该的,就像你拿牦牛皮去换青稞一样。”

  在老马的说服引导下,扎西终于答应去卖菜了。老马帮着扎西把已经成熟的西红柿、茄子、黄瓜摘下来,放在几只篓子里,然后绑在了两头牦牛的背上。

  扎西要出发了,老马问:“你不带秤吗?”扎西一愣,“秤?秤是什么东西?”老马笑道:“秤是称重量的,没有秤,你怎么按斤收钱?”扎西摇摇头说:“这个你不用管,我们藏民,良心就是秤。”

  扎西骑着马,赶着两头牦牛走了。离这里二十多里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集市。

  老马望着他宽厚的背影,心想,这些菜,按斤论价,怎么也得卖个百八十块的,不知道这个憨家伙能不能卖到钱。

  老马钻进了菜园子门口的帐篷里,他要等扎西回来。一觉醒来,已经是下午六点半了。老马走下山,远远的,就看到扎西赶着两头牦牛回来了。

  看到老马,扎西忽然兴奋起来,他不管那两头牦牛了,打马快跑着赶到老马面前,身姿矫健地跃下马背,有些激动地说:“马顾问,钱,我卖到钱了。”说着话,他从怀里掏出了一把纸币,炫耀般用双手捧到老马面前。

  老马一看,这些钱有五十元的、二十元的、十元的、五元的……大约得三百多块。老马迟疑地问:“这都是今天卖的钱?这么多?”扎西拍拍胸脯说:“是的,都是今天卖的!”老马禁不住好奇:”小心翼翼地问:“扎西,你没有秤,怎么收钱呀?”

  扎西说:“菜就放在地上,谁喜欢哪样菜就拿走,拿多少都行,钱也是随便给,给多少随心……”老马心里一动,茫然地看着扎西问:“这就是你说的,藏民的良心秤?”

  扎西重重地点了点头!

  老马的眼睛湿润了。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虽然字数较少,但信息量很大,交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的身份(扎西是藏民、老马是援藏干部)、小说主要表述的内容以及情节等。

  B.文章第二段在描写老马建造扎西菜园子时使用了“翻、施、扎、育”等动词,一方面表现建菜园子需要的各种步骤,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老马对种菜的熟练。

  C.这篇小说把人物对话作为叙事的主要方法,通过扎西和老马的语言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小说先写扎西不喜欢种菜到卖力气种菜,再写菜园子的菜成熟到扎西卖菜。

  D.“老马的眼睛湿润了”一句作为结尾部分内涵十分丰富,表现了老马看到扎西的变化以及扎西能有一项家庭收入的激动心情,同时也感动于藏民的品格特征。

  2.小说以“扎西的菜园子”为题在小说背景、情节方面有什么具体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设计扎西认为成熟的西红柿是毒药和卖菜不用秤两个情节对小说主旨的呈现有哪些好处?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被骗

  【俄】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没有一辆出租车肯停下来,我都快冻僵了。我甚至想,要是有车快点儿把我送回家的话,我愿意付两倍的车钱。突然,有一辆空车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停在了我面前。我扑了过去,还没等我说要付钱,司机就从车里出来了。他打开车门后对我说:“请上车吧!您冻坏了吧?”

  “什么?”我没明白,身子甚至不自主地向后闪了一下。

  “我说您快上车吧,”他微微一笑说,“我把暖风打开,要是不管用,我再给您一条毯子,您把腿裹上。”

  我扫了一眼这辆车,顶灯、牌照都有,是出租车啊。“我去切尔塔诺沃,那可挺远的!”我犹犹豫豫地说。

  “切尔塔诺沃就切尔塔诺沃!远就远呗!”司机又温柔地一笑,“乘客要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走吧。”

  我忐忑不安地钻进了车里。

  “如果您同意的话,我们抄近路吧。”司机说。

  “不用,”我一直保持着警惕,“通常怎么走就怎么走吧。”

  “好,您别紧张,休息吧,”司机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咱们该怎么走就怎么走。”

  我的腿渐渐暖和了过来。后视镜上方挂着的收音机里正在播放肖邦的乐曲,但我的心情一点也没轻松起来。“为什么他那么极力地劝我上他的车,现在还要走这条我不熟悉的路?”我把手提包紧紧地抱在胸前想,“我应该坐在后座上,那儿能安全点儿。我有老婆,还有一对双胞胎,大孩子也才上学!”

  司机首先打破了沉默:“您喜欢肖邦的哪首曲子?”

  “什么?”我正胡思乱想,一时没反应过来,为了不让他发现我的窘态,我赶紧补了一句,“我都喜欢,您呢?”

  “我喜欢那首《寂静的夜》。”司机回答。

  “他要把我怎么样啊?”我一听心里更害怕了,脑子迅速地转着,猜想着各种可能,“想跟我多要点儿小费,还是要干别的?”这时,司机又给我讲起了肖邦。讲到兴头上,他还说起了英语,过一会儿醒悟过来了,又改说俄语。

  “他怎么知道这些?”我心里想,“一个开出租车的有那么多时间读这些东西吗?肯定没有!谁有时间呢?在哪儿读的?难道是……”我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在监狱!那儿有的是时间!就是说他是逃犯!所以他才这么热情,就是让人别怀疑他。他肯定是把真正的司机打晕、捆上、藏起来了,然后自己开车出来打劫了,抢够了钱就逃到国外去。听说,这种事经常发生。肯定是!还学了英语。他肯定在监狱里待了不止十年。我认倒霉吧!钱都给他,只要他不杀我就行了!”

  “到了!”我正想得入神,司机突然笑着告诉我。

  我看了看窗外,确实是到我家门口了,而计价器上显示的车费比以往少很多。“他是个惯犯!就要动手了!”想到这儿,我马上把身上所有的钱都小心翼翼地递了过去,然后就去开车门,想尽快逃出去。可车门怎么也打不开!而这时街上正好一个人也没有,就我们俩……

  “先别开门,”司机温柔地说,“我还没……”

  “我身上没钱了!就剩下点儿香肠了!”我喊了一句,准备用手提包自卫。

  “我还没给您找钱呢,”司机打断了我的话,把多余的钱递了过来,然后他下了车,绕到我这边,打开车门说,“谢谢您!您到家了。祝您晚安!如有不周之处,请您原谅!”

  我惊愕地呆立在人行道上。我被骗了!可到底怎么被骗了呢?我不知道。我正发呆时,又有一个行人朝车跑了过来,急匆匆地问:“司机,到梅德韦多克去吗?”

  “您好!请上车吧!”司机走下车来,给他打开了车门。

  那个人为难起来,不知如何是好,看了我一眼,但还是钻进了汽车。又有一个人“落网”了!但我的心情却随之轻松了起来。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身子甚至不自主地向后闪了一下”就坐上了出租车,表明“我”是一个缺乏警惕心的人,这样的人最容易上当。

  B.司机给“我”讲肖邦时,讲到兴头上说起了英语,一会儿又改说俄语,表明司机是一个有学识和修养的人。

  C.结尾写又一个人上了出租车,“我的心情却随之轻松了起来”,说明“我”终于为自己没被司机欺骗而暗自庆幸。

  D.小说题为“被骗”,实际上并没有谁骗谁的问题,这个题目只是作者为吸引读者的注意而故弄玄虚罢了。

  E.小说表现“我”的怀疑,运用了出色的心理描写,真实地展现了“我”紧张、恐惧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2.小说中的司机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3.从全篇结构上看,这篇小说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我”坐上出租车后的一系列心理是多疑的性格使然,也有人认为其中一定另有原因,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对此加以探究。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在鲁迅先生故居

  郑文燮

  或许是一种机缘,或许是冥冥中的感召,纯属偶然,我在暌隔三十余年之后,又回到了北京。北京城市的变化之大,几乎使我难以辨识,先前熟悉的街衢大都不知所往,连僻野荒郊的阜成门外都鳞次栉比地盖起了高楼。我要寻找的旧地是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的鲁迅故居。拐了几个胡同,周遭都是用红颜料刷写的加了醒目圆圈的“拆”字,好在鲁迅故居的门匾还在,寻找起来还不甚费事,只是在阴晦的冬日显得突兀而孤独,冷清的小四合院依然冷清!

  鲁迅在北京生活了10余个年头,一共搬了三次家。“家”,这个词对鲁迅先生来说,或许并不确切,他一生或许都没有过“家”,鲁迅是孤独者。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建立。鲁迅从故乡浙江绍兴到北京的“教育部”供职,在“教育部”做“佥事”,夜晚回到他寄居的绍兴会馆,在冷冰的屋子里百无聊赖,靠研读佛经和抄写古碑打发时日。钱玄同来看望他,希望他给《新青年》写点文章。鲁迅用疑惑的目光看着钱玄同,说:“写文章有什么用处!”这个在推翻清封建专制王朝的辛亥革命中激进的青年对“革命”感到失望。他说:“以前我是奴隶,现在我是奴隶的奴隶,‘革命’了,‘维新’了,世事依然还是原先的老样子。”1926年3月18日,他任教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等,在向段祺瑞执政的国务院和平请愿时,惨遭枪杀。鲁迅先生满腔激愤,写了《记念刘和珍君》的文章,称3月18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青年学生的热血,使鲁迅由《彷徨》到《呐喊》。

  鲁迅是周家的长子,对家庭更多一份责任。他到北京以后,把母亲、妻子朱安从故乡绍兴接到了北京,连同从日本留学回国的二弟周作人及周作人的日籍妻子羽太信子及子女,住进了他在西四八道湾购置的新居——一所宽敞、豁亮的“三进”大四合院。不久,周氏兄弟反目,鲁迅不得不搬出八道湾,另觅居处。他用一本书的四百元版税,在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买了一所小四合院,也就是现在鲁迅博物馆的所在地。

  四合院实在太小!院子里种植的两棵白丁香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空间,似乎再也容纳不下几个人的活动了。周遭的几间小屋,一间做了书房,一间住着一个女佣人,另外一间北屋住着鲁迅的母亲和妻子朱安。母亲和妻子的木床相对而立,床上挂着白夏布蚊帐,都是从老家带来的旧物。鲁迅在母亲和妻子的住室连通了一个长条形的小间,戏称“老虎尾巴”。鲁迅在这“老虎尾巴”里写作和住宿,室内仅一床一桌一椅而已。床是单人的板床,两条长凳上横架着一块木板,褥子是单薄的,被子是陈旧的有着小点蓝花的布衾,床上用竹竿挂着一顶发黄发灰的夏布蚊帐。书桌旁的白墙上挂着一个镜框,里面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阴冷、悲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孤寂的鲁迅先生相互注视,似有话要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受过死神的洗礼,是从沙皇的刑场上走下来的,他在执行死刑的最后一刻被赦免,因此幸存下来。

  那天天气阴霾、沉郁,像要下雪的样子。我在鲁迅故居待了很久,大约是我太专注、太虔诚的目光吸引了讲解人员——一位和善的中年女性,她打开“游人免进”的门扉,破例让我进入先前只能够隔着玻璃窗看到的内室。这样我就真切地触摸到了“老虎尾巴”,“尾巴”墙上挂着那帧陀思妥耶夫斯基阴冷的照片。我在鲁迅先生曾经沉思默想的藤椅上坐了一会儿,望着窗外的景致,一座依然不大的荒芜的园子,园子角落里有一圈石头的井栏。据说这井水实在苦涩,不能饮用,只能用来浇灌园中的几棵枣树,也就是鲁迅先生《秋夜》中劈头所说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在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我就在课文中读到了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我曾向授课的语文老师请教过这句话的意思,老师支支吾吾,也未说出个所以然来。其后很久,我都未曾明白鲁迅先生写这句话的深意。而现在,身临其境的我,感悟到了鲁迅先生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境——这是否就是鲁迅先生说过的“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呢?这是否就是鲁迅先生说过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呢?

  走出鲁迅先生故居,天上纷纷扬扬下起了雪。踏着落了雪的白茫茫的土地,我在近旁的一条胡同口,找了一家小店铺,喝了两碗羊杂碎汤,全身顿时燥热起来。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寻找鲁迅先生故居的过程以及故居周边的环境,隐隐有一种批评时人淡忘鲁迅先生和漠视文化传承之意。

  B.文章中有大量有关天气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渲染阴冷、沉郁的氛围,抒发作者游览鲁迅故居时对鲁迅先生的痛悼和缅怀之情。

  C.“以前我是奴隶,现在我是奴隶的奴隶”这句话表明了鲁迅先生对革命的漠视和鄙夷,认为革命改变不了社会现实。

  D.文章结尾意味隽永,明写因喝羊杂碎汤而全身燥热,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钦佩之情、受鲁迅先生精神感召而内心振奋的复杂情感。

  2.在第二段中,作者称鲁迅先生为“孤独者”,鲁迅先生的孤独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原文加以概述。

  3.对文中画线句的深意的理解,作者由“未曾明白”转而有所感悟。请探究这句话的深意及作者的内心感悟。

  答案与解析

  一

  1.C

  2.①小说以“扎西的菜园子”为题点明了小说的主要人物是扎西。②以“扎西的菜园子”为题,概括小说的主要事件是有关“菜园子”的。③作为全文的线索,通过扎西对“菜园子”的态度和看法的变化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解析】回答这个问题,要注重分析题干的具体要求和小说的具体内容。题干要求回答题目在小说背景和情节方面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思考“扎西的菜园子”包含的内容与全文有什么关系,“扎西”是藏民的名字、“菜园子”是扎西家的,由此理解,小说题目交代了具体的人物、事件,同时概括了小说要表述的具体事件,从情节结构的角度分析,“菜园子”也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等。

  3.①从扎西没有见过成熟的西红柿可以看出,藏民的生活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援藏工作还需要加大力度。②从扎西卖菜不用秤可以看出,藏民还保留着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虽然这种方式体现了藏民淳朴的品格,但在现代经济浪潮中,藏民也要与外界多接触,与时俱进,不能落后于时代。

  【解析】回答这个问题,要注重把握两个情节中体现的人物特征和表现的主题思想等。扎西认为成熟的西红柿是毒药,主要原因是扎西没有见过成熟的西红柿,由此可以知道藏区的落后,以此引申开来,可以认为我们还需要加大对藏区的援助力度;卖蔬菜不用秤的情节体现了藏区民众淳朴的品格,但由此引申开来,可以认为藏区需要与外界接触,要与时俱进等。

  二

  1.BE

  【解析】A项,并非缺乏警惕心,而是被司机的热情吓到了;C项,不是为自己庆幸,而是为这个人遇到这样的好司机而高兴;D项,是“我”对司机的错误判断,其实是“我”欺骗了“我”自己。

  2.①为人真诚无欺;②心地善良,善解人意;③有学识,有修养。

  3.欲扬先抑的手法。开篇写“我”上车后一直保持警惕,紧张、不轻松,进而怀疑他是打劫的逃犯,以致车到“我”家门口时还准备用手提包自卫,这些都是抑;直到他把多余的钱递给了“我”并客气道别,“我”才忽然明白,这是一个品行极好的人,至此完成了对人物的褒扬。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题目要求从全篇结构上看使用的表现手法,就不能只关注心理描写等。起初“我”对司机不信任、疑虑等,后来“我的心情却随之轻松了起来”,先抑后扬,形成反差。

  4.观点一:“我”对好心司机的猜疑,表明“我”是一个疑心较重的人。这样的人,不论对谁都会无端起疑心,而且,别人越是关心他,他的疑心越重。把别人的一番好意当成别有用心,这种庸人自扰的多疑心理,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观点二:“我”的疑心自有其产生的社会原因。比如文章中的“听说,这种事经常发生”,就折射出当时的俄罗斯社会秩序的一个侧面,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抢劫事件,“我”就不可能产生如此多的疑虑。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民族心理或写作背景的能力。两种看法都有道理,可从中任选一种,关键是分析时要有理有据。作答时,首先提出明确的观点,然后逐条阐述理由。

  三

  1.C

  【解析】C项,鲁迅先生对革命并非&

[标签:复习方法 语文作文]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 👇扫描免费领
    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
    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