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备考策略 > 逆袭经验分享: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关键(2)

逆袭经验分享: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关键(2)

2016-08-29 14:43:46广东高考在线文章作者:陈旭煦

  政治:重基础,列框架

  政治的学法很简单,也很容易上手,无疑就是背+做题。但是,背政治也是有要求的,必须先把每本书的单元题、课题、框题都背了。

  然后,每课的内容都要列一个框架,把整课书的重点内容都包含在内,学完一单元之后,要列一个整个单元的框架,将一单元的知识点串通起来,做到融会贯通。

  纵观整份政治的高考卷,特别是大题,考的都是基础,答题基本要求是书本观点+材料分析。所以,只有将基础知识背牢了,合上书能想出每一课每一框的知识点,在心中有清晰的脉络,这才是制胜高考的第一步。

  接下来就是练。如何练?

  鉴于政治高考题的特点,以微观,中观和宏观的视角对知识点进行考查,所以我们最好还是分单元进行做题,《高考题库》是一本不错的教辅资料,它是分单元编题的,并且三个考向的题目都包含在内,建议每天做2-3道同一考点的大题,再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做题方法。

  遇到不熟悉的知识点,必须马上复习教材,进行巩固加深。在后段时间,自己对课本知识点很熟时,可以不用完整答题,看完题目后写一下思路就行了,甚至自己想一想不写也可以,然后对答案,再将自己没有想到的答案和思路记录在那道题目旁边,方便以后复习。

  同时,有什么新发现或心得体会也要及时记录下来,如:此类题型属于哪一类,应怎样答,有哪些标准答案出现了但自己完全没有想到的,还有哪些知识点不熟悉的,或者有哪些词或句子可以对应用课本上的哪课哪些观点来答,等等。

  记住,你所写的这些东西远比你做完这道题重要,尤其在政治这一科中。因为,这些就是你提升的体现。否则,做完一道题,答案也抄上去了,但没有总结,过了几天也什么都忘了,这跟没做过没什么差别,这就是效率低的表现。

  地理:重总结,练思维

  笔者认为,地理是文综中对思维要求最高的一科。全国卷地理不仅考察课本知识点,更加注重考查课本知识的延伸和生活中蕴含的地理知识。地理考的范围很大,可以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通常高考题目的设计都是以小切口,纵深考察的方式,层层递进。

  因此,生活见识和发散性思维在地理中特别重要。但是,大部分同学接触到的地理知识都是教材和教辅资料上的,课外的非常有限。所以,我们只能拼教材,首先要把基础知识熟透,掌握每一个考纲知识点,(注:要特别注重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的掌握)然后在课堂上或其他资料上再适当拓展。

  关于记忆课本知识点,可采用框架式进行记忆整理,将一单元知识点归纳于一个知识体系里,列出主干,然后再标记细小知识点在教材或教辅资料的哪一页,不用全抄下来,重新抄知识点的方法在高一高二学习可采用,但高三千万别这样做。

  因为这样会花费大量时间,我们应该把时间花在记忆和回顾知识点上,而不是去抄知识点,只有记住了才正真是自己的东西。(注:此种方法在文综三科中应同样适用)

  另外现在的高考一轮复习资料(稍有水平的,创新设计和步步高系列不错)归纳的知识点都比较详细,而且思路比较清晰,建议结合一轮复习资料来列框架记忆,再加以补充,就非常不错了。

  针对那些有强迫症追求将所有知识点完美归纳于一本笔记簿的同学,则建议将教辅资料上的知识点剪贴下来,按照自己的思路重新整理一遍,这样相比于完全去抄知识点节省很多时间,但还得花上大量时间。

  笔者曾在高三的地理笔记上采用此法整理,但只整理了必修一的自然地理就没有坚持下去了,因为,实在是要用太多时间了,高三的时间实在是花不起啊!

  接下来就是做题,地理要特别注重答题模板的整理。(注:虽然模板在全国卷高考中不一定用得上,但这是地理答题最基础的东西,属于必备,所以一定要总结整理。)

  另外,地理大题的材料特别重要,所有题目尤其是自己看完设问后毫无思绪的题目,一定要回归材料,认真审读和分析材料,再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及生活常识和已有模板(注:千万不要盲目套模板,这是考试大忌,否则写了一大段东西,浪费了时间,又得不到分),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推理,得出答案。

  做完题目后还要及时进行归纳整理,对不同题型进行归类,并经常回顾,加深记忆。

  历史:重概念,找规律

  据说在文综全国卷中,历史全国卷的平均分每年都是最低的,但笔者认为,历史学科的答题规律性和技巧性是最强的,几乎每种题型都有其答题的特点,因此,掌握了这些规律,历史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其实跟学语文差不多,并不需要你很高深的学问。

  当然,历史答题的规律也是靠自己去做题感悟的,并且要经过反复的验证。

  另外,历史学习一定要非常非常重视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这比你背过了一项历史事件要重要得多。

  因为很多选择题考的就是概念的辨析和理解,只要你能把四个选项的概念都理解透了,然后稍微结合材料,基本就可以把本身错误的选项或不符合材料的选项排除掉,这样选择题的准确率就会很高,不至于像有的同学每次都错五六道。

  因此,对于课本上或者平时做题时遇到的新的概念,如: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注: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组织。”对于这个概念,你是否已经非常清楚了呢?)、庄园经济等等,一定要上网查清楚或者问老师,不要停留在一知半解或者自己主观臆断的状态。

  学历史还有个好处就是记历史不用像背政治那样一字不漏大片大段背下来,只需要记一记某些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原因、内容、结果或影响就行了,理解也可以,不需要一字不漏地背,因为高考中叫你默写出教材上的这些东西基本是不可能的,一般高考都是出你没学过的背景史料,叫你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且答案大多都来自材料。

  关于大题,纵观近几年全国卷高考真题,不难发现,历史卷的出题一般都是要求分析原因或目的,概括内容和措施,说明特点,找出特征,分析影响或意义,进行评价,异同比较,变化分析,观点启示等等,而每一种题型,都有其特定的答题方向。因此,我们在做历史答题时,要分类练习,找同类题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答题规律。

[标签:复读 学习技巧 高考逆袭]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 👇扫描免费领
    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
    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