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报考 > 专业大全 > 专业解读 > 百年来衰败最快的十个高考专业

百年来衰败最快的十个高考专业

2013-07-26 11:30:01中国教育在线

  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这让正在或者即将进行高考志愿填报的高考生们在专业选择时犹豫不决。我们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整理了百年来衰败最快的十个大学专业,希望对考生和家长有所帮助。

  数学

  曾经,“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不仅是许多学子选择专业的金科玉律,更是报效祖国和建设“四化”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在华罗庚、陈景润等著名数学家的影响下,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十分吃香。可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经济中国登上舞台,实用主义大行其道,“有用”成为大学生选择专业的首要考虑因素。相对于金融学、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等专业,数学显然成为“没用”的专业。再者,90年代后期计算机与互联网开始勃兴,过于复杂的数字计算都能通过计算机解决,日常需要的计算能力早在高中阶段就能掌握。所以,数学成为连鸡肋都不如的专业。

  然而,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反问,“现在哪个学生有很强的说理能力?有多少人考虑问题时不是观点先行,没有经过严密论证?”数学等传统学科的缺失,导致当下的年轻人鲜有独立思考和思辨的能力,这一点,又有哪个新型学科能弥补?

  哲学

  2011年,浙江大学5000多名本科毕业生中,出自哲学系的只有3人。这也是自2007年浙大实行大类招生和自主选择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在此之前的上世纪80年代,浙大哲学系最多的时候一年曾达到近百名毕业生,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也能保持每年30名左右。

  1977年恢复高考时,哲学是大家竞相报考的热门文科类专业。这一年南京大学800多名新生里,哲学一个专业就有70多人,几乎占整个招生人数的十分之一。一方面,在那个知识和选择都匮乏的年代,越基础的科目越有市场,甚至是越时尚;另一方面,在那个大学生还包分配的年代,学生基本上没有就业压力,所以选择专业都凭借兴趣。

  然而,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哲学热后,80年代中后期,哲学专业面临法学、新闻学等新潮专业的冲击。不仅如此,学生也从思考社会、国家的理想主义转向创业、留学等实用主义,而好坏专业的衡量标准也只剩下就业这一条了。浙江工商大学哲学系主任宋道发无奈表示:“哲学系本科生几乎没有直接对口的岗位,只能和中文、新闻等专业‘抢饭碗’。”这似乎是中国哲学系学生的真实写照。

[标签:高考 专业]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 👇扫描免费领
    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
    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