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报考 > 院校大全 > 高考新闻 > 高考命题遭恶搞 老师影射诸多教育问题

高考命题遭恶搞 老师影射诸多教育问题

2010-07-30 16:42:01新闻晨报文章作者:陈杰

  虽然本市秋季高考已经结束,但是关于考题的讨论依然是网络上的热门话题。除了类似往年的“高考零分作文”之类帖子博人一笑外,更有些网友开起了高考命题老师的玩笑,在网络上晒起所谓“一个今年上海高考数学卷出题老师的周末”,极尽恶搞的同时,披露时下教育的热点问题,让人捧腹大笑之余留下思考。

  以命题老师为主角编故事

  在某知名育儿论坛上,名为“一个今年上海高考数学卷出题老师的周末”的帖子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帖子上网两天就有近30条相关回复。

  乍一看这个名字,记者还以为是出题老师的真情流露,仔细读来却完全不是这回事:

  7:00起床,本来想搞搞头发的,但忽然想起昨天梦中的一道很有意义的选择题,于是我赶紧写下来放到正在出的教辅书里面去。

  10:00洗好菜,我带女儿去动物园玩,看到一头很大的大象,女儿很激动。我就乘机问她:“这头大象要是被它老婆打断了一条腿,它还有几条腿?”女儿不会做,她就数。通过这实验,我就发现小朋友对穷举法的概念是很好的,其实这是数学里一个很重要的思想。

  12:30吃中饭的时候,我又想起来4月1日的作业漏了一道题,为了把那道题强行塞进去,我只好报废了四百张卷子,重新打印。

  13:30,我开始想怎么把这个礼拜的“周周练”出成史上最美妙的一次考试,让同学们好好欣赏数学。

  14:00,我把奥数的题目抄过来几道,然后我自己胡乱写了几道凑好了一张卷子。

  15:00,为了看看这次的难度,我先自己做了一遍,没想到做了1个小时只拿了40分。

  16:00重新出题,换掉几个实在太经典的世界难题,再做一遍终于80分了。

  恶搞频频反映高考模式走到拐点

  这些文字显然是用恶搞的方式来描述老师的生活,其中蕴含了对时下个别老师热衷出课外辅导书赚钱、把深奥的数学概念放到教学里以示自己水平、图省力拼凑习题、出题求异求难等不正常现象。

  众多网友对该帖子追捧之余,也表露出对高考命题过程的兴趣。命题者究竟是什么人?命题者出题的时候是否“与世隔绝”?高考命题老师教的班级,是不是更熟悉老师出题的思路等,都成为网友热议的核心话题。

  高考的命题遵循非常严格的程序。市教育考试院负责人今年6月初在做客网站时透露,高考的命题基于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在基础教育中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公正。高考将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出题,绝不超纲。

  同时,尽量避免偏题、怪题,不会故意为难考生。与此同时,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要有一定区分度。市教育考试院负责人建议考生辩证地看待试题的“难”与“易”。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恶搞高考的现象并不是今年首创,前些年在全国各地都曾经出现过。这类现象之所以会受到考生和网友的热捧,一方面反映出一部分公众对高考僵化模式的“审美疲劳”,另一方面也折射出高考从教学到命题到评判标准都走到了拐点。

  结果,杂糅了个人经验、好恶与恶搞式情感宣泄的“高考命题老师的周末”,借助高考这一主流文化符号在当代中国的强大话语能力,获得更为丰富的解读。

[标签:高考]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 👇扫描免费领
    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
    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