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中频道 > 校园晒图 > 造纸术与蔡伦的历史之谜

造纸术与蔡伦的历史之谜

2009-10-20 10:51:39百度贴吧

  【摘要】:到1957年,人们又在陕西省西安市郊灞桥的一个砖瓦厂发现了一座西汉古墓,墓中有一个铜镜,用麻布包着铜镜,有一叠古纸,共88片,最大的有100平方厘米大小,最小的只有12平方厘米……

  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造纸术的发明者是东汉宫廷宦者蔡伦。据传,蔡伦从小就对造纸很感兴趣,他经常看着竹子的内膜发呆,心里想道,要是字写在这簿薄的竹膜上,不是比写在竹筒上要方便得多吗?于是他就用竹膜试验,但是经过很多次失败之后,他意识到竹膜太薄,根本无法写字,于是他想到要加进一些与竹膜一样质地的东西,但那些东西必须坚韧,他开始尝试用一些棉、麻试验。在千百次的试验之后,他成功了。正史中关于蔡伦发明造纸术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南朝宋代范晔的《后汉书》里。《后汉书?蔡伦传》说:“(蔡)伦乃造意用树肤(皮)、麻头及蔽布、鱼网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后来的教科书都用此说。

  然而,许多考古发现证实,造纸术的发明者并不是蔡伦。在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已经学会了造纸。

  在比《后汉书》更早的东汉官修国史《东观汉记?蔡伦传》(已逸)中记载:“黄门蔡伦,典作尚方作纸,所谓‘蔡侯纸’也。”原书只说蔡伦主管(即“典”)少府所属尚方造纸,根本没有蔡伦发明纸的意思。蔡伦于公元75年入宫为宦官,后因卷入宫廷内讧而服毒自杀。所谓蔡侯纸实出于尚方内众工匠之手,而决非身为尚方令的蔡伦所亲制。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黄丈弼于1933年在新疆罗布淖尔汉代烽燧遗址中发现了西汉麻纸。但是,此纸没有经科学鉴定,便毁于1937年的战火之中。

  到1957年,人们又在陕西省西安市郊灞桥的一个砖瓦厂发现了一座西汉古墓,墓中有一个铜镜,用麻布包着铜镜,有一叠古纸,共88片,最大的有100平方厘米大小,最小的只有12平方厘米,平均厚0.139毫米,稍厚于现在的新闻纸,是用麻纤维做成的。

  到了1973年和1974年,又有两片西汉纸在甘肃居延汉代遗址中发现了,一片有400平方厘米大小,是用大麻纤维制作的,其年代大约在西汉宣帝时期,另一片有103.5平方厘米大小,是用麻、线混合制成的,其年代大约在西汉建平年间。

  到了1986年,考古工作者又在甘肃天水发现了一张西汉天水地区的纸画地图。该地图出土时被放在死者胸部上面,残长5.6厘米,宽2.6厘米,纸面光滑平整,是用细墨线条绘制的。这张纸大约有14平方厘米,出土时已非常残破,但却是我国劳动人民在西汉时期就已掌握了造纸技术这一史实的有力证明。

  从1990年到1991年,考古工作者又在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中发现了24片汉代麻纸,其中4块书写有字,这纸和1500多件有确切纪年的简牍同时发现,其年代当是西汉宣帝到哀帝时期。这说明西汉不仅有纸,而且开始用纸来进行书写。

  上面这些重要考古发现有力地证明: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并不是东汉蔡伦。远在西汉,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掌握了造纸术;蔡伦的贡献是改进了造纸术,使造纸业的发展更进一步。也因为他在造纸术方面的改进,使得后来的史书将其列为造纸术的发明者。这同时反映出,造纸术在蔡伦改进之后技术水平的确有了很大提高,人们的书写也较以前更为方便了。

[标签:历史]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 👇扫描免费领
    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
    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