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报考 > 院校大全 > 高考新闻 > 为高考“综合素质评价”说几句公道话

为高考“综合素质评价”说几句公道话

2009-09-01 16:21:14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8月3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了“临沂师范学院投档考生中有十几名考生由于‘综合素质评价低’而被退档”的消息后,扬子晚报刊登时评《专家鼠标点不出高考(论坛)招生综合素质》,代表了今日舆论的大方向:批评。

  作为曾经操作过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三班主任,我想为这个体制本身(注意是本身,牵涉不到体制操作者身上的其他问题)说几句公道话。首先,今日的综合素质评价体制实际上并不是教育主管部门硬塞给我们的程序,而是考生、家长,乃至全社会呼吁多年的结果。眼下否定综合素质评价的专家学者中,时光流转若干年,似乎也正是高调呼吁“不能一考定终身,要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那群人。今日,龙来了,叶公却说太可怕了,这道理实在滑稽。其次,专家鼠标固然点不出高考招生综合素质,但是,“点”的却是相对最了解考生的一线教师对该考生的几年累积的系统评价,如果这样的评价也是没有意义的,那么,万众期待的自主招生“校长推荐制”恐怕更是痴人说梦——要知道,大多校长是不上课的,难道连考生名字都叫不上的校长,比课任老师和班主任还“隔空”了解得多?

  评论认为,“综合素质是个主观概念,是跑得快、跳得高,还是唱得好?这是专家没法衡量的”。按照这个说法,高考也可以直接取消得了,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与水平又岂是一张语文试卷能衡量的?一个人的数理思维能力又岂是一张数学试卷能测出的?这是典型的不可知论,照此而言,任何判断与评价都无可下手。还有人说,既然民族和户籍都能造假,这个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怎么保证客观?这好比说你隔壁曾住过小偷,怎么证明你是清白的?民族与户籍上的问题,固然暴露出高招领域的漏洞与短板,但是,综合素质评价并非就一定要走“造假”的老路,如果相关制度设计跟得上,监管得力,公开公正并非不可预期。还有评论说“应试教育不改,‘综合素质’势必畸形”,诸如此类,显然过于夸大了对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期待——须知,它只是当下教育体制中的一小步变革,且局限于高考招生的“参考意义”上,总不能指望它解决基础教育中所有错综复杂的体制问题吧。

  高考公平是一种相对公平,是不断修正中的公平。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抵达公平之路上的一块跳板,固然要接受公众的批判与指点,但显然无法承载对基础教育的所有期待。我们一方面说综合素质评价有腐败嫌疑、根治不了应试教育、无法客观评价学生,反正就是没法搞;另一方面又呼唤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在高招中的应有位置,谴责招生只看高考成绩的片面行为——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我想,最好还是请神仙来招生吧,省得点鼠标,也省却了高考,一挑一个准。

  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一种新生的制度,需要不断修缮与校准,执行中也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批评是可以的,但应在了解其主旨与操作的基础上保有起码的善意,理性批判,多提出建设性意见,而不是一棍子打死,踩几脚还骂几句“生下来总是要死的”。

 

[标签:高考 综合素质]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 👇扫描免费领
    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
    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