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地理知识点 > 高考地理:气候与自然带

高考地理:气候与自然带

来源:网络转载 2024-04-29 22:19:49

  气候与自然带

  1、影响某地气温高低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人类活动——位置、大气、地形、洋流、植被、水文、人类活动

  (1)、位置: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①纬度:全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与纬线平行)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②海陆分布:(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变化缓和;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相反。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2)、大气:包括锋面活动和天气状况:①锋面活动: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如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时大风降温;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暖锋相反。②天气状况:白天多云,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往往比晴天低;夜晚多云,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好,往往比晴朗的夜晚温暖;多云时,往往昼夜温差小,晴天时相反。③季风④西风。

  (3)、地形:(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

  海拔――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0.6℃/100米),因此同一热量带内,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地形类型-高大地形往往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因此山间盆地、河谷气温往往偏高。

  坡向――山地同一高度,阳坡比阴坡气温略高

  山脉的走向--东西向山脉,南北坡差异;南北向山脉,东西坡差异

  (4)、洋流:暖流能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植被:主要指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因其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对蒸发量的影响,气温变化小于裸地。此外冰雪的反射率

  (6)、水文: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由于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故温差小。

  (7)、人类活动:城市的热岛效应,大气的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与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都有很大影响。

  2、影响某地降水多少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人类活动——位置、大气、地形、洋流、植被及水文

  (1)、位置:A纬度位置——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温带多雨带、极地少雨带;

  B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通常大陆内部干旱少雨。

  (2)、大气:主要包括大气环流、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①大气环流包括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三圈环流中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其中低压带控制地区降水较多,高压相反;西风带内西岸降水多于东岸,信风带内东岸降水多于西岸。季风环流中,夏季风降水多于冬季风。

  ②锋面:冷、暖锋、准静止锋过境时都易产生降水。

  ③气旋对应的是低压,气流上升多阴雨;反气旋对应高压,气流下沉多晴天。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高大地形也会阻止水汽的进入,如新疆气候干燥的原因除了深居内陆以外,还由于周围高大山脉对水汽的阻挡。

  (4)、洋流: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流经相反。

  (5)、植被和水文状况: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以及湖沼、水库周围,空气的湿度较大,相对降水较多。

  (6)、人类活动:城市湿岛效应是城市多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雨岛效应是城市尘埃多,凝结核多,雾和低云比效区多。

  3、副高的位置与强弱影响着我国的降水的多少与分布:

  4—5月南部沿海,6—7月江淮地区,7—8月华北东北地区,9月退到华南地区

  4、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纬度、季节、地势、气候(天气状况)。

  5、热力环流

  6、季风:1)、东亚季风环流2)、南亚季风环流

  7、气候类型专题

  1、模式法——气候类型及形成原因(以北半球为例)

  如在南北纬300-400之间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在南北纬400-500之间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2、图表法——根据气温和降水判断

  (1)以温定球——判断所属南北半球。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该地是在南半球还是在北半球。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因此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

  (2)以温定带——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指北半球),确定热量带。

  (3)以水定型——根据降水量和降水季节分配(主要雨季)确定降水类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判断指标如下:

  3、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不同之处表现在:

  (1)从全年降水总量看: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1500~2000mm;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为750—1000mm。

  (2)从雨季上看: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偏短,为6-9月;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偏长,为5-10月。

  (3)从降水过程来看: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过程具有突变特点月最大降水量可达600MM;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过程具有渐变特点,月最大降水量在400MM以下。

  (4)从成因上看: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与海陆热力性质差

  异;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到移来的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冬季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5)从气温上,热带季风气候最高气温出现在5月份,热带草原气候最高气温出现在4月份。

  4、温带海洋性气候与亚热带气候判定

  相同点:最冷月气温均高于0℃。根据降水特点来区分:夏季多雨、冬季少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少雨、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降水全年分配比较均匀,则判定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5、常见的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潮湿。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其他

  ⑴拉丁美洲气候湿热的原因:位于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

  ⑵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原因:受安第斯山脉阻挡的影响,山地东侧为西风带的背风坡,产生焚风效应和雨影效应、西侧为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丰沛。(非地带性现象)

  ⑶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非洲同纬度是海洋.

  ⑷南半球缺失苔原带的原因: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

  ⑸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北非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炎热

  干燥;南亚受热带季风影响,我国东南部受亚热带季风影响。

  归纳: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

  ⑹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原因是副高强弱不稳定,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⑺我国降水南多北少的主要原因是:南方雨季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时间长;北方雨季较短。

  ⑻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每年都有的天气是:伏旱(最佳答案)(因有的年份有“空梅”现象,因此梅雨不是最佳答案)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