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政治知识点 > 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 切实做好首都的民族教育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 切实做好首都的民族教育工作

来源:人民网 2009-11-04 21:06:10

  摘要:对在民族教育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截止到目前,共召开表彰大会七届,表彰先进民族教育工作者290名;在中招和高招录取中实行招生政策倾斜,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相应的照顾政策。

  北京是全国少数民族成份最多的散杂居地区,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人在京工作、学习和生活,少数民族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多年来,我市的民族教育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从民族杂居地区民族教育工作实际出发,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以体现少数民族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为主线,以办好民族学校为重点,逐步办出了首都民族教育的特色。目前,全市有民族中小学50所,其中民族小学39所,民族中学11所;在校生21735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6817人。民族学校布局基本合理,民族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基本能够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接受不同层次教育的需求,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强做好首都民族教育工作的自觉性

  民族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是我国56个民族的首都,也是多民族散居杂居的地方。首都的民族教育工作关系到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首都乃至全国的稳定,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我们对民族教育工作非常重视,一直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站在大局和战略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切实把民族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好。我们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文件,把民族教育的管理、改革和发展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加大对全市民族教育工作的指导力度。

  市教委把民族教育列入工作日程,由主要领导亲自抓,成立了由主管主任们担任组长,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民族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民族教育工作的规划、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各区县也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并设专人负责民族教育工作。我们建立了教委办公会定期研究民族教育工作的制度,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民族教育工作的有关要求,制定全市民族教育发展规划,确保民族教育工作政策措施的落实。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树立民族教育优先发展的观点,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纳入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将民族学校的建设纳入基础建设计划,给予优先安排。我们将民族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列入教育督导检查项目,并建立通报制度。

  二、明确要求,扎实工作,确保民族教育优先发展

  (一)采取倾斜政策,进一步增强对民族教育的扶持力度

  近年来,我市在经费投入、少数民族子女升学、师资配备培养和教师荣誉表彰等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从90年代初开始,我们就在市级教育费附加中设立民族教育专项经费,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民族学校的办学条件进行改造,此项经费已由最初的每年50万元增加到目前的2000多万元;在民族学校师资配备、培训和提高方面实行优先为民族学校(幼儿园)充实毕业生、优先安排进修、优先考虑民族学校骨干教师培养的“三优先”政策。全市组织的示范高中建设、农村中小学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等项工程都对民族学校给予倾斜;自1993年起,我市开始开展民族教育“烛光杯”奖表彰活动,对在民族教育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截止到目前,共召开表彰大会七届,表彰先进民族教育工作者290名;在中招和高招录取中实行招生政策倾斜,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相应的照顾政策。

  (二)加大投入,全面改善民族学校办学条件

  1、加大经费投入,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人口和生源的变化,我市进一步加强了民族学校的规划与建设,对民族学校的布局进行了合理调整,对于一些生源少、办学规模过小、继续办学较为困难的民族学校与相邻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进行合并,并保留民族学校的牌子,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2007年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入,在市政府实事“改造200所中小学办学条件”的工作中,市财政共投入2011.64万元对西城区民族团结小学等17所民族中小学进行教室维修,教学仪器设备、计算机、多媒体、图书的配备等,以使我市民族中小学优先达到新颁布的办学条件标准。

  2、加快信息化建设,构建现代化技术支撑平台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基础教育跨跃式发展,是全市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我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的民族小学应优先建成校园网,实现校校通,优先做到小学、初中学生平均十人拥有一台计算机,高中学生平均八人拥有一台计算机的目标要求,我们在推进民族学校办学手段现代化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所有民族学校都配齐了计算机教室,全部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加强对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干部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民族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现代化程度。

  (三)提高民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加强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民族学校教学和管理水平

  多年来,我市一直把民族学校的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市教委和市民委依托有关部门加大对民族学校骨干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力度,每年都组织民族学校干部教师的培训班和夏令营外出考察学习。截止到目前,夏令营活动已组织了24届,通过活动学到很多先进经验。此外我们还通过举办民族学校校长高研班,选派优秀干部、教师参加国内考察、出国培训,城区学校与郊区县民族学校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民族学校干部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一批民族教育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民族学校办学活力

  近年来,我市在积极引导各级各类民族学校进行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调动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民族教育的发展,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民族学校也适时抓住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契机,从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管理方式、考试制度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初步建立了开放、自主、灵活、高效的教学体制,形成具有民族特点的独特办学特色。

  3、成立民族教育学会,提升民族教育教科研水平

  我市于1989年成立了北京市民族教育研究会,研究会先后经历了四届理事会。研究会自成立以来,组织民族学校认真开展民族教育科学研究,广泛普及民族教育理论,提升民族教育整体水平;深入实际,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沟通和促进了民族学校间的联系,加强了城乡民族学校间的交流。民族教育研究会在总结近年来民族教育工作丰硕成果基础上,组织编辑出版《北京教育丛书》,定期组织开展北京市“巨人杯”民族小学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推动民族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首都民族教育发展形势要求,2009年4月,召开了北京市民族教育学会第一届会员大会和北京市民族教育学会成立大会,将北京市民族教育研究会升格为北京市民族教育学会,选举产生了北京市民族教育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和学会领导班子,推动了首都民族教育教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北京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杂居城市,民族团结一直是我市民族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我们从实际出发,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发挥优势、形成特色”的工作方针,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教育,并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格局。市教委于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一是出台相关文件,为进一步大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指明方向。我们先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在中小学进一步大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各级各类学校在各项工作中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在中小学切实抓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等文件。二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并结合学校特点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教研。三是提供教育资料,创造教育条件。2005年我们投入20多万元为全市所有小学和初中学校分别配备《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和《民族政策常识)》;2006年投入8万元为全市中小学配备了《北京的民族大家庭》光盘,下发文件要求各学校统一组织学生进行观看。四是以利用首都丰富的历史和人文资源,设立民族团结教育基地,为中小学生提供教育活动场所。五是将西城、朝阳、怀柔和东城四个区列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试点区县,总结先进经验,树立先进典型。2007年下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评选办法>(试行)的通知》,2008年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首届北京市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评选活动,评选出首批16所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并召开大会进行颁牌表彰,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中小学的深入开展。六是通过开展民族中小学、幼儿园书画比赛,民族中小学风筝大赛,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丰富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

  四、办好西藏中学、八十中内地西藏班和内地新疆高中班,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建设人才

  西藏中学、北京八十中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是我市根据党中央要求为西藏和新疆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和维护民族团结骨干力量的学校。我们对办班所需师资配备、经费补助、基本建设和硬件设施配套等给予充分保障。为保障学生享受良好学习和生活条件,我们大幅度提高了生均经费标准,将教育部要求的每生每年8000元生均经费中各省承担的5700元,提高到14700元,使年生均教育事业费达到17000元。市教委还对办班学校承诺在不增加区县、学校经济负担基础上,对学校其它方面给予倾斜,扶持学校发展。

  我们始终把培养坚强可靠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作为重要任务,对内高班学生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坚持从养成教育入手,注重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从最基本的要求入手,以常规教育为切入口,组织他们学习中学生守则、校规、校纪等,以集体主义教育、无神论教育、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注重将思想教育渗透于课堂,贯穿于平时,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员化、全过程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以“三个离不开”思想为主题,大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五观”教育,“三个离不开”教育及反分裂教育,使他们端正学习动机,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三是坚持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强化他们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意识。四是以培养合格接班人为目标,重视对学生的共产主义教育。

  目前,西藏中学有在校生810名,学校建校22年来,已有13届1135名初中生、17届2613名高中生从学校毕业,98%的毕业生进入了高一级学校深造,2000多名学生大学毕业后返回西藏工作,他们正在成为新西藏建设的骨干力量。北京八十中内地西藏班已有三届63名学生从学校毕业升入高等院校学习,目前有60名西藏学生在学校插班学习。2007年9月,市政府召开北京市教育援藏工作会议暨北京西藏中学建校20周年庆祝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地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和教职工从事教育援藏工作热情。我市内地西藏班办学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西藏自治区和北京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多次受到表彰,西藏中学先后荣获“民族教育先进集体”、“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教育援藏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06年,被教育部、北京市政府命名为奥运教育示范校。

  2000年9月,通州潞河中学接收首批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根据教育部要求,从2005年开始到2007年止,我市内地新疆高中班连续三年扩招,2007年以后每年招生将达到720人,至2010年在校生总数达2880人。目前,我市已有通州潞河中学、顺义杨镇一中、朝阳和平街一中、昌平二中、北京农大附中和怀柔红螺寺中学等六所学校招收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共2906名,在校生2376名,其中璐河中学已有五届共530名学生从学校毕业升入高等院校。经过近九年的办学摸索,我们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淇、王乐泉,国务委员陈至立等领导同志都对我市内地新疆高中班办学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我市的民族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民族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与促进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团结和共同繁荣、与国家的长治久安密切相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首都的民族教育工作,为全面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