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政治知识点 > 高一政治第三单元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第三单元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知识点总结

来源:网络资源 2009-10-10 16:44:07

[标签:政治 高一]

  高一政治第三单元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知识点总结

  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依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人民都为祖国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内容: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平等的履行应尽的义务。

  注意:A平等不等于相同;B仍然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

  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性:

  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课本75)

  三原则的关系?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珍惜、巩固和发展(国家、公民、青年学生)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核心内容

  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不是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机关。

  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不含民族乡

  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含司法机关(检察院和法院)

  核心内容:自治权,特点:真实性和广泛性(5个)

  A、立法自治权B、经济自治权C、变通执行权D、文化管理自治权E、其他自治权

  注意:自治权≠完全自治和高度自治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

  注意:民族区域自治和特别行政区的异同

  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必要性)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社会基础: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政治基础: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2、(重要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我国的宗教政策有哪些?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有政策(原因、内涵、实质)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目的、实质)注意:邪教不是宗教,邪教本质

  (3)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原因、做法)

  (4)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弘扬科学精神的原因?怎样弘扬科学精神?

  原因:(1)我国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也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不懈地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

  (2)中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振兴中华的光荣历史使命。

  怎样:(1)我们要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2)不断提高科学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创造美好人生。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越: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2、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包括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在内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理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我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