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政治知识点 > 从审计报告透视部门小金库

从审计报告透视部门小金库

来源:网络资源 2009-09-07 18:59:25

  审计报告暴露出的诸多违规款项,很有可能转化成这些部门的小金库。建议对审计报告举报的这些小金库问题,也应依法依纪追究责任,而不能仅仅停留于补退的层面。

  审计署1日发布审计结果公告,公布了54个部门单位2008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其中首次公开披露了部分中直机构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并且首次自揭“家丑”,审计署自身也成了被审计单位。

  如果说“自查自纠”小金库难以让人信服的话,现在审计署的审计报告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举报材料,只要对照审计报告点出的问题,即可发现哪些部门存在小金库,又是以何种方法私设的小金库。

  对于部门小金库的治理,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为什么得不到根治,有分析早就指明:一个原因是思想认识上的,大家普遍认为经营小金库是为了方便工作,是为了搞集体福利,而不是为了个人私利;另一个原因则是问责手软,处理方式往往是以补代罚、以罚代刑、对事不对人。现在看来,还要加上一个“上行下效”的原因,既然上面有些部门搞小金库,下面的机关和事业单位私设小金库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治理小金库之难也就找到了源头。

  鉴于审计报告从来都是以整改了事,对于审计暴露出来的类似部门小金库现象,至多也只是补退而已。可是小金库的专项治理却明确规定,要依法处理,此外还要追究责任。因而,建议对审计报告举报的这些小金库问题,也应依法依纪追究责任,而不能仅仅停留于补退的层面。如此方能起到震慑作用,也能很好地推动小金库的专项治理活动。

 

收藏

相关推荐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