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化学知识点 > 谁是全球变暖的真凶

谁是全球变暖的真凶

来源:网络来源 2009-09-02 17:07:49

  水蒸气和气温的关系

  首先,空气中的分子吸收辐射的能力,与分子的内部结构有很大关系。占空气成分绝大多数的氧气和氮气,都属于对称的双原子分子。在分子内部,原子的外层电子到两个原子核之间的距离相等,因此分子中的粒子运动状态相对来讲很稳定,于是吸收光辐射的能力就很弱。根据估算,空气中的氧吸收的太阳光只占大气吸收总量的2%,而氮基本上没有对吸收太阳光做出贡献。

  而二氧化碳分子、臭氧分子却是三原子分子结构。在这样的分子中,外层电子会偏向一方的原子核,而远离另外一方,分子中的粒子运动状态容易受外界能量的影响而改变,因此,这样的结构容易吸收各种波长的辐射。现在来看看水蒸气,它一也由三个原子构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当瑞典气候学家提醒大家关注水分子的时候,人们才注意到,水分子从结构上来看对辐射的吸收能力甚至比二氧化碳还要强。因为在水分子中,氧原子和氢原子的质量差很大,外层电子强烈地偏向一方,这种性质使水蒸气在遇到地面反射回高空的长波辐射时,吸收能力比二氧化碳还强。

  其次,水蒸气和气温之间还能够相互“促进”。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确实上升了,但是水蒸气的含量也同样上升了。要知道,当化石燃料燃烧时,生成物中最多的两种物质,一个是二氧化碳,另一个就是水蒸气。而且,水蒸气与大气温度能够形成正反馈的机制: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升高,液态水蒸发量增加,更多的水蒸气进人到大气中,吸收原本该返回太空的辐射,气温于是继续升高。

  有的科学家甚至推测,水蒸气的增多引发了温室效应,而温室效应使保存在土壤和海水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么二氧化碳就成了无辜者,而水蒸气的罪过就更大了。

  如果水蒸气真的是全球变暖的元凶,那么人类近几十年来为了环境而针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的环保行动,可能都成为徒劳。直接限制水蒸气的排放,似乎又不可能实现。面对全球变暖,人类还要探索更科学的环保途径。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