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政治知识点 > 抑制产能过剩释放出什么信号?

抑制产能过剩释放出什么信号?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张恒 2009-08-29 10:32:00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8月27日《新华网》)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制定了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并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和上半年7.37万亿的信贷投入,对于“保增长、扩内需”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我国经济在二季度出现了明显企稳回升的迹象。可以说,这与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央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出台一揽子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今年二季度以来,中央一再重申,坚持宏观经济政策方向不动摇,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保增长、扩内需”上持续用力,在大幅投资、拉动内需上坚持不懈,是前段应对金融危机的“主旋律”。从国务院常务会议到政府各职能部门都在围绕这个“主旋律”研究加大投资、产业振兴、农业发展、中小企业融资、货币投放、信贷投入等政策。而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诸如抑制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等事项还是第一次。笔者个人认为,这标志着中国由前段着重以大幅投资来“保增长、扩内需”,微调为着重开始“调结构”,依靠国家和银行大举投入等量的做法将转变为注重资金效益、用途、结构等质的做法。

  温家宝总理日前在浙江调研,谈到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时说:“经济发展还缺乏应对危机、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国家政策的支持对于企业和经济的发展还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外需减弱使国内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凸显,对工业和经济增速回升形成较大制约。”如果内生力量、内在动力和活力不激活,长期下去,必然导致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信贷的大量投入带来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

  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浪费问题,而且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这次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表面看似从金融行业引爆、华尔街是祸首,其实症结是产能过剩。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有6年高速增长,很多投资集中在房地产和制造业,造成产能过剩,而现在需求突然下降,就带来泡沫破灭,财富减少;金融领域的去杠杆化;美国消费和储蓄需重新平衡,造成消费进一步减少,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金融问题。

  目前,中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已经露出苗头,就拿钢铁行业来说,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说,中国钢铁产能过剩是最为明显的,产能达6.6亿吨,需求4.7亿吨,过剩1.9亿吨。同时还在新建许多钢铁项目,还有5,800万吨在建,这样下去,中国的钢铁工业是没有出路的。

  因此,国务院在“保增长、扩内需”前提下,下大力气“调结构”,提出“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是富有远见的决策。这种政策的“转向和微调”是十分必要的。

  

收藏

相关推荐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