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政治知识点 > 专家称假日改革利大于弊

专家称假日改革利大于弊

来源:网络资源 2009-08-28 21:11:47

  今年是假日制度改革后第一年,首次迎来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小长假”,也痛失了“五一”黄金周。这项改革,一直有赞有弹。改革的积极倡导者——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教授,近日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说,尽管他承受的压力不小,但还是那句话,黄金周并不是长久之计,假日改革利大于弊,如条件成熟,“十一”长假也有取消的必要。

  假日改革目的已“基本达到”

  媒体:作为积极倡导者,您认为假日改革的初衷达到了吗?

  蔡继明:从收集到的反馈意见看,我觉得假日改革基本达到目的。一是取消五一黄金周使交通和环境压力大大减轻,二是新假日制度使传统文化得以体现。

  媒体:今年“缩水”的“五一”小长假,您是怎么度过的?

  蔡继明:今年“五一”,我带领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成员和几位学生到河南小浪底等旅游景点考察。直观的感觉就是没有那么拥挤了。与往年“五一”比,游客至少减少三分之一。能从容地看景色,交通、住宿等各方面压力也很大程度减轻。清明节,我在山西绵山度过,大量民间极富特色的祭奠、踏青、郊游等活动,都是过去没有的,是传统节日变成法定假日带来的。中秋放假效果估计会更好。以往中秋节,忙了一天再去赏月,第二天还要上班。今年不会了。相信过了中秋,假日改革的社会满意度会更高。

  假日改革不能老算“经济账”

  媒体:旅游业人士反映,和以往黄金周比,旅游业收入锐减。

  蔡继明:(有点激动)假日改革的主要意义不在于经济,不能老算“经济账”。况且,7天的旅游收入减少不等于一年旅游收入减少,账要等到年底再算。其实根据近十年数据对比,从一个月、一个季度与全年看,收入并未明显增加。五个小长假,难道比不上一个7天长假?

  媒体:是不是意味着依托“黄金周”刺激消费的时代过去了?

  蔡继明:是的,社会已进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改革开放30年后,假日战略要转变了,更加注重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更何况,商家很聪明,肯定会积极挖掘小长假的需求。

  节假日是“奢侈品”是全民的

  媒体:很多人既想要“黄金周”长假,又想有传统节日小长假。

  蔡继明:愿望可以理解,甚至很多人想把其他传统节日也纳入法定假日。但“天上不会掉馅饼”,节假日是奢侈品,多放一天假,少干一天活,创造的财富也会相应减少。

  假日改革后,全年法定假日是115天,不少了。西方国家法定假日不会多过我们10天,但我国人均GDP只相当于人家1/20。法定假日总量和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不可能随意增加。假如放假影响国民收入,休假也没多大意义了。

  媒体:有网友在您博客上留言,责怪你让他们回不了家。

  蔡继明:(笑)我知道。回家的人又有多少呢?假日是全民的。

  短期内“十一”长假不会取消

  媒体:您曾说过取消“十一”黄金周是大势所趋?

  蔡继明:是的,黄金周并不是长久之计,如带薪年假能很好推行,“十一”长假也有取消的必要。最好的休假方式,就是法定假日和企业实行的带薪休假均匀分布。但短期内“十一”长假不会取消,假日制度不可能频繁修改,今后调整频率会加大,但不会三两年内就变一次。要经一段时间实践,给民众一个适应期,才能发现改革完不完美。羊城晚报:但带薪休假实施起来还是很难。

  蔡继明:没错。带薪休假需要全社会共同呼吁。接下来,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研究的重点是追踪带薪休假的实施。还将关注新增加的传统节日假期到底造成什么社会影响,为以后条件成熟时适当相应增加假日数量提供依据。

收藏

相关推荐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