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历史知识点 > 国宝与国运共兴衰

国宝与国运共兴衰

来源:网络资源 2009-08-26 16:59:08

[标签:国运]

  参加“千年遗珍国宝展”的72件展品,不仅有着巨大的文物艺术价值,而且每一件作品的背后都有一段曲折动人的故事。它们的沉浮始终与国运的兴衰紧密相连,见证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进程。

  据文物专家介绍,此次参展的不少展品,原本都是庋藏于清宫廷内的,为帝王所独享,一般人根本无缘见识。

  清宫廷内的藏品总数在万件以上,其中晋隋唐宋元的书画作品近2000件,明代作品在2000件左右。到了清朝末期,国家屡遭外敌侵略,国运衰落,不少书画藏品开始流出宫廷。如这次展出的唐朝宰相韩?的名作《五牛图》,专家认为就有可能是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或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打进北京时流出宫廷的。后来为名画家张大千购得。新中国成立后,经周恩来总理特批,从香港购回。

  不过,清廷收藏的书画珍品大规模流失当是在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逊位之后。溥仪大肆窃取宫中书画珍品,监守自盗。他常常以赏赐弟弟溥杰的名义,将大量书画珍品偷偷带到宫外,其中手卷字画达1200多件,挂轴、册页200多种。不少书画珍品后来在天津私自卖掉了。如这次展出的唐朝大画家阎立本的旷世奇作《步辇图》,就是被溥仪在天津随便卖掉的。所幸得到《步辇图》的主人并没有再转售给外人,只是将画送给女儿做了嫁妆,由女儿带回到福建婆家。解放后,完整地捐赠给了人民政府。另有一件展品晋朝王?的《行草书伯远帖卷》也是被溥仪在天津卖掉的。熟悉中国书法史的人都知道,《伯远帖》是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春秋帖》

  齐名的名帖。这件作品后转到琉璃厂古玩商人郭世五手中。抗日战争胜利后,郭氏后人投靠国民党财阀宋子文,于是用《伯远帖》和《中秋帖》作为觐见礼。但是,丑闻暴露,全国舆论大哗,民情愤愤,宋子文只得将原物退还给郭家。

  1932年,溥仪逃到长春登上“满洲国”“皇帝”宝座,由日本人将其从北京皇宫偷盗出来的书画珍品运到长春。这些书画珍品在长春伪皇宫小白楼里一放就是 14年。抗战胜利前夕,溥仪挟带藏于小白楼的120多件书画珍品仓皇出逃,过沈阳时被苏联军队俘获,随身携带的书画珍品则先后由人民军队上交,由东北人民银行代为保存。解放后,全部归人民所有。此次到上博参展的晋朝的《曹娥诔辞卷》、唐朝仕女画圣手周?的仕女画名作《簪花仕女图卷》、五代大画家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卷》、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卷》等就是这批珍品中最出色的一部分。

  不过,因为溥仪逃走时非常急促,许多书画珍品来不及随身带走。不料,这批书画珍品被守卫溥仪伪皇宫的伪军官兵发现。他们大肆抢掠,不少珍品遭到毁坏;还有许多书画流失到社会上。许多人知道长春伪皇宫流出了稀世珍宝,纷纷削尖脑袋四处搜求。一些有爱国心的收藏家为了保护这些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挺身而出。如这次参展的隋展子虔创作的现存最古老的中国卷轴画作品《游春图卷》,就是当年由爱国大收藏家张伯驹先生以重金购下的。《游春图卷》从长春伪皇宫小白楼流出后,被北京琉璃厂几家古玩商共同购进,一时引起各方关注。这几家古玩商为这件作品开出了20条黄金即赤足200两黄金的天价。这一价码吓退了许多竞购者。张大千闻讯也专门到北京,终因价格谈不下来空手而返。张伯驹先生变卖了北京的房产,凑足古玩商人所需之黄金,终于捧得国宝归。这件国宝解放后也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