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历史知识点 > 澄清陆秀夫研究中的误解

澄清陆秀夫研究中的误解

来源:本站原创 2009-08-26 16:15:35

  最近,在纪念陆秀夫诞辰770周年座谈会上,与会者对陆秀夫研究中一些错误观点和误解进行了澄清和辩正。

  陆秀夫是我国南宋名臣。在元军南侵南宋全太后投降后,他先后保护拥立赵昰、赵昺为帝,最后在元军攻破崖山后背负幼帝赵昺从容投海殉国,谱写了一曲抗敌御侮、与国共存亡的爱国主义悲壮乐章。多年来对于陆秀夫的研究存在一些错误的观点和误解。

  在纪念陆秀夫诞辰770周年座谈会上,与会者就这些错误的观点和误解进行了澄清和辩正。比如,有人认为,陆秀夫是替腐败的南宋王朝殉葬,是“不识时务的愚忠”,不值得学习。这是误解。封建王朝的社会制度就是上代传下代的家天下,南宋王朝就代表国家,陆秀夫的与国共存亡的爱国精神,是很值得学习的。当时也有“识时务”不“愚忠”的人,如丞相陈宜中,他就临阵逃跑了。又如张弘范,投降元朝做了灭宋先锋,升了大官。这些人值得学习吗?如果这些人值得学习,汪精卫之流岂不成了“英雄”?有人认为,陆秀夫对抗的是元人蒙古族,如今全国五十六个民族要团结一致,共建中华,宣传陆秀夫不合时宜。这也是误解。中国的古代史,从原始社会的部落战争,到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改朝换代战争,国家的版图是不断变动的,汉族和少数民族是不断融合的。当时的蒙古族并不在南宋王朝管辖版图内,所以陆秀夫与国共存亡是爱国的,宣传陆秀夫与今天的民族团结没有矛盾。如果陆秀夫不能宣传,那么岳飞、花木兰这一大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爱国英烈,都是与入侵的少数民族作战,岂不都不能宣传了?这样做的话,中国几千年文明史还有什么值得继承发扬的呢?所以会产生上面这些误解,根本原因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离开了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与条件,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历史人物,自然会得出不正确的评价。所以,研究陆秀夫,宣传陆秀夫,一定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否则,就不可能深入,而且还会走到错误的路上去。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