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语文知识点 >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训练题精编7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训练题精编7

来源:高考网 2009-08-22 16:16:34

  (七)陈平任相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

  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或

  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王

  患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廉

  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骨

  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

  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反

  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咸与为

  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王

  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恶

  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王

  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

  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史记?陈丞相世家)

  [注]太牢具:牛羊豕三牲皆备的饭食,待客的最高礼数。恶草具:粗劣的饭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宰:治理

  B.久之,汉王患之患:担忧

  C.行功爵邑,重之爵:封爵

  D.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捐:捐献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纷纷,何时定乎B.项王为人,恭敬爱人

  C.恣所为,不问其出入D.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B.

  C.D.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陈平的离间奇谋的一组是()

  ①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②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

  ④宣言……咸与汉为一,以灭顶氏而分王其地

  ⑤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⑥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④D.③⑤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平少有大志,足智多谋。刘邦荥阳被围,他利用楚军中存在的可以导致混乱的因素,行反间计,使得项羽怀疑刚直忠诚之臣,成功地分裂了楚军。

  B.刘邦能够用贤不够,不吝重金。他接受了陈平的反间计,让陈平便宜从事;又依计而行,故意降低规格接待楚使,加深了项羽疑心。

  C.项羽听信谗言,猜忌多疑。这样的性格弱点,使得他无法招致天下正直有节的人才,也使他生疑中计,贻误了战机。

  D.范曾颇有谋略、性情刚直。他欲急攻荥阳,体现了正确的战略主张;但他又任气使性,面对项羽的生疑,他忿而离去,最终使敌方的计谋得逞。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译文:

  (2)楚使归,具以报项王。

  译文:

  【答案】

  1.D(捐:古代汉语意为舍弃,极少释作捐献的,此处语境义为拿出)

  2.B(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意均为严肃而有礼貌。A.古代汉语意为紊乱貌,此处语境义为纷争;现代汉语限用以形容言论、下落的东西等多而杂乱。C.古代汉语意为支出与收入,此处语境义为支出,句意为让陈平随意使用,不加过问;现代汉语意为出去和进来,或指数目、内容等不一致,不相符。D.古代汉语意为宣言、声明,此处语境义为扬言、公开散布;现代汉语亦可释为宣告、声明,限用于对政治纲领或对重大政治问题表明其基本立场和态度)

  3.D(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原来是”“竟(然)”等;用作副词,表示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A.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译。B.助词,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C.用作介词,可译为“趁机”)

  4.C(排除①⑥,其中①是评价项羽的长处带来的结果,⑥是交待范曾病死,“项王不信,不肯听”才是陈平的反间计造成的结果,并非策划反间计使范增病死)

  5.C(“他无法招致天下正直有节的人才”错,应是项羽恭敬爱人,那些正直有节的人大都归附他)

  6.见译文

  【参考译文】

  丞相陈平,阳武县户牖乡人。年轻时家里贫穷,喜欢读书。乡里举行社祭,陈

  平主持分祭肉,分得很公平。父老们都说:“陈平这孩子主持分祭肉,分得好!”

  陈平感慨地说:“要让我主宰天下,也会像分祭肉一样!”陈涉起兵在陈县称王以

  后,立魏咎为魏王,陈平带着一些年轻人一道去临济投奔魏王魏咎。陈平向魏王

  提出建议,魏王没有采纳,又有人说陈平的坏话,陈平因此逃跑了。陈平就到修

  武归降了汉王。后来,楚军加紧进攻,把汉王包围在荥阳城里。过了一些时间,

  汉王为此忧虑起来,就对陈平说:“天下纷争,什么时候才能安定呢?”陈平说:

  “项羽这个人恭敬爱人,那些讲究谦节礼仪的人大都归附他。但是到了按照功劳

  应该封给爵位和食邑的时候,他却很吝啬,人们因此又离开。现在看来楚军中存

  在着可以导致分裂混乱的因素。项王身边刚直而又忠实的臣子,只有亚父范增、

  钟离昧、周殷这么几个。如果大王能够拿出几万斤黄金,用反间计去离间项王君

  臣,使他们互相怀疑,项王这个人又爱听谗言,容易猜忌别人,这样他们内部会

  互相残杀。然后汉军趁势发兵攻打,必定能打败楚军。”汉王赞成他的意见,就拿

  出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让陈平随意使用,不加过问。陈平用大量黄金在楚军

  中进行离间活动,让人在楚军将领中公开散布,说聩离昧等人为项王领兵打仗,

  功劳很多,然而却始终没有得到裂土为王的封赏,他们都想与汉王联合起来,灭

  掉项氏,瓜分楚国的土地,各自为王。项羽果然不再相信钟离昧等人。项王既然

  对这些人产生了怀疑,就派使者到汉王那里去。汉王特地让人准备了丰盛的酒席,

  端了进去。一见使者,就假装惊讶地说:“我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使

  者。”又端了回来,换了粗劣的饭菜给楚军使者吃。使者回去后,把情况如实报告

  项王,项王果然更加怀疑亚父。亚父打算加紧进攻,很快攻克荥阳城,项王不相

  信他的话,也不按照他的意见做。亚父知道了项王怀疑自己,就生气地说:“天下

  大事基本上定局了,君王自已干吧!请把这把老骨头赏给我,让我回家去吧!”范

  曾在回家的路上,还没有走到彭城,因背上生了毒疮而死去了。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