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语文知识点 > 2009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2

2009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2

来源:高考网 2009-08-18 13:18:37

[标签:高考 阅读 答案]

  古村的雨

  费振钟

  这样的村庄,已经不多了。它们的渐消失,几乎必然。无论人们再怎样刻意保护,还是敌不过时间的力量。当然,古老的村庄现在在江、浙、皖还有几座,但是它与周围的一切显然已失去了时代的联系。它的存在,只有一种标本的意味。它陈列在那儿,每一块砖瓦,每一块石头,甚至每一棵树,都表达了某种静止和停滞的含义。

  沿着兰江南行,不久就可以到达郭洞村。村庄周围有石头垒成的围墙,出入村庄需要通过一道石门,这是村庄设置的关隘,不仅说明村庄在过去为了安全而壁垒森严,而且说明村庄封闭式的生活特性。村庄与外界的关联是隐藏的,采用一种不敞开的保守姿态,过着自足的生活。掩藏村庄的还有围墙外繁茂的树木。这些树木中不乏千年以上的樟、槐、榆、松,它们对村庄长年累月的遮蔽,使村庄更加隐秘在一种古老氛围之中。这是某种具有审美性和理想的乌托邦式的遮蔽,它让我们想起当年的武陵桃花源。古木环合,泉水夹带着野花流过去,只有一道小小的门与外面世界交通,这不是“桃花源”的范式吗?难怪这个村庄又叫做郭洞村,所谓“洞在青溪何处边”,外面的人要想走进村庄,莫非亦要打探哪儿才有幽秘的通道?

  不过,我们走进村庄毫无困难,而村庄的情形也并不像桃花源。它里面是一群精心修筑的明清风格的民居,大多白墙青瓦。高高笔直的风火墙,连成一片,隔断了村庄上面的天空,下面则是狭窄的巷道,巷道连接了村庄每座门户。由于这些门户总是长久关闭着,巷道便空虚而冷寂,因此在村庄我们能够看到“屋舍俨然”,却不能看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情景。人们囿居在高墙和重门后面,这样一来,村庄无疑增加了更多的私密性质。于是,我们只好将眼流连在村庄的外表形式上。我们的手指着白墙上面各种形状的漏窗,还有镶嵌在一座座门楼上的砖雕,以及无数的镂花木刻,我们完全明白了,所有这些无一不是通过能工巧匠的机杼之心,在乡民们封闭幽深的心情和趣味态度外面装饰了一层“艺术”,从而借了这精致典雅的形式,来蕴藉他们自己紧闭的生活理想。也许,我们就这样不经意地走进了村庄的本质。

  实际上,自从这里成为外来者观看之地,村庄的功能就日渐萎缩了,它不再具有生活价值,而成为观赏对象。似乎这一二百年的精雕细作,便为了今天观看和欣赏的需要。甚至连村庄自身也愿意将村庄当作一件古旧的艺术品,连同隐藏在它背后的心情和趣味态度,一起博得一种叫做“文化”的评价和青睐。因此,它不会主动拒绝外来者的进入,这不仅说明它与“桃花源”不好相比,而且也与它那幽闭的本质产生了矛盾。因此,我们最后将看到,人在这样的村庄中,已不像往昔那样被隐藏,而是退出了村庄之外。没有气息,没有生活表情,没有人的日常活动,村庄就蜕变成空壳和废墟。这时候,村庄正好以“文化”的名义,命名为“原始生态村”。外来者为了一种“文化”而来。他们长驱直入,到处探头探脑,然后带着餍足的心情,回到现代世界中打几个文化饱嗝。

  只有那个春天的早晨,村庄上空,开始飘落微雨,通往村庄的石子路上,一位穿蓑衣戴箬笠的老农民,牵扯了他惟一的那条耕牛走向村外时,身后留下了一串湿漉漉的蹄声,村庄才真实得让我们多一点感动。

  导读:

  第一步,整体感知,对文章主题有一个基本把握。

  作者是以游客的身份参观古村并对古村进行评介,表达出两方面的意思:其一,肯定古村的别致,其二,表达自己的遗憾。

  第二步,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划出体现作者行文思路的关键词句(主旨句、过渡句、关键句等)。作者行文思路大致可分为三层:

  1层:对古村的初步印象。相关的语句有:“这样的村庄,已经不多了”“它的存在,只有一种标本的意味”“村庄更加隐秘在一种古老氛围之中”“采用一种不敞开的保守姿态,过着自足的生活”“让我们想起当年的武陵桃花源”等。

  2层:对古村的现状的评介。相关的语句有:“明清风格的民居”“巷道便空虚而冷寂”“我们能够看到‘屋舍俨然’,却不能看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情景”“借了这精致典雅的形式,来蕴藉他们自己紧闭的生活理想”等。

  3层:对古村现状的深入思考。相关的句子有:“村庄的功能就日渐萎缩了,它不再具有生活价值,而成为观赏对象”“它与“桃花源”不好相比,而且也与它那幽闭的本质产生了矛盾”“没有气息,没有生活表情,没有人的日常活动,村庄就蜕变成空壳和废墟”“一位穿蓑衣戴箬笠的老农民……才真实得让我们多一点感动”等。

  第三步,对作品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分析的是结尾段,但没有对全文文脉的把握,就很难作出正确的分析。根据对全文情感线索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断,作者以“古村的雨”为题,以“古村微雨图”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古村的喜爱之情,也表达了对古村变化的批评。

  联系全文看,本文以“古村的雨”为题,以“古村微雨图”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对古村变化的委婉批评,对古村原本风貌的喜爱。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