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语文知识点 > 2022高考议论文深刻五法

2022高考议论文深刻五法

来源:高考网整理 2022-04-14 11:32:09

  1.以小见大揭本质

  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一个细节、一个侧面,往往反映着丰富、深刻的社会现象。什么是“信息过载”?“信息过载”就是当今时代信息过于丰富的负面影响之一,例如材料中钢琴家李云迪的丑闻引发全网关注,导致人们的注意力被迫分散。我们如何看待“信息过载”这一网络现象呢?请看下面这个优秀片段:

  大数据、算法、智能推荐……你所见的大千世界可能只不过是同质信息砌成的信息茧房;娱乐圈、八卦……你所见的光鲜亮丽可能只不过是资本推手作用的效果。困于存在性焦虑的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期,他们热衷于获取知识,好奇心强烈,正因如此,更应摆脱“信息过载”之重、娱乐围猎之网,以獲新知。———陈丽梅《问渠哪得清如许,筛选信息活水来》

  在这个片段中,考生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思维方式,从大数据、算法、智能推荐等网络现象读出了“信息茧房”“资本推手”的社会实质,继而提炼出“摆脱‘信息过载’之重、娱乐围猎之网,以获新知”的中心观点。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才能让思想走向深刻。

  2.由此及彼联现实

  以小见大、由表及里,从现象洞悉本质可以使文章具有一定的深度。但在探讨“信息过载”问题时,若仅就李云迪的事件来谈,显然比较单薄,欠缺说服力。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与之相关的同类事例呢?

  钢琴家李云迪事件在网络上铺天盖地,深刻地反映了信息时代背景下碎片化信息对“零零后”青年一代的围追堵截、裹挟奴役。其实,这一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的网络生活中无处不在上演着类似的荒诞剧。点开网页,信息之海的咸腥扑面而来:每天的“头条”接连更新,每天的“热搜”千变万化,五花八门的“标题党”文章夺人眼球,吵吵嚷嚷的“小编说”不绝于耳……且慢!“街上竟有那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两千多年前,路过集市的苏格拉底曾这样感叹。当代的青年们点开网页时的想法,与哲人的感叹何其相似。———朱弈樵《取之有度,以启新知》

  在这个片段中,考生运用了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从钢琴家李云迪事件联想到“头条”“热搜”“标题党”“小编说”等与之相关的同类事例,然后引述苏格拉底的感叹,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

  3.纵向延伸探因果

  在大数据时代,各种碎片化的信息如洪水猛兽一般扑面而来,比如上文提到的“热搜”“标题党”“小编说”等。那么“信息过载”问题为什么在“零零后”中如此严峻呢?我们还可以纵向延伸,探究原因:

  大数据时代以流量为王。无良商家一旦掌握了用户取向,便会不断传递同质信息,受众尤以青少年为多。为何?究其根本便是“零零后”这批“网络原住民”的成长焦虑所致。他们好奇世界之大,疯狂探索未知,不愿落伍一步。正是他们的存在性焦虑加固了他们自己的信息茧房,围困了自己。———葛恒卓《拒绝无效成长,选择自我热爱》

  在这个片段中,考生运用了因果分析的思维方式,从“为什么”的角度进行理性思考,深入分析“零零后”在大数据时代迷失方向的内在原因———这批“网络原住民”的成长焦虑。作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也让论述愈加深刻。

  4.异向对比显深刻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往往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有比较才有鉴别”,两种事物一经对比,就会显现出彼此间的差异。就这个作文题而言,我们可以从异向对比中分析如何鉴别信息,走出“信息过载”之樊笼。

  “深潜院士”汪品先发布新的科普视频了,你看了吗?“罗翔说刑法”更新了,你追了吗?共青团中央的“B站”账号分享了《长津湖》影评,你收藏了吗?今天,我们不缺少“干货”,我们缺少的是孜孜不倦、学而不厌的求知青年!

  如果你眼中充斥的都是令人目眩神迷的“王者五杀”,如果你耳中盘旋的都是使人浮躁悸动的“次元之音”,如果你心心念念的都是“吃鸡”“上分”———那么,鲁迅先生口中“躺着的青年”,很不幸就是足下了。

  所以,大千世界诚美,我们若能以求知之慧眼观之,坚定长新知、担责任、利家国之初心,就能收获更多精彩。———朱弈樵《取之有度,以启新知》

  在这个片段中,考生运用了异向对比的思维方式,将两种不同信息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说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文章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5.措施分析提方案

  网络信息的涌入已不可避免,那么,这种现象导致的“信息过载”会带来怎样的结果?我们对网络信息又应持怎样的态度?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还可以列举措施、提出建议。

  怎样才能摆脱同质信息和娱乐围猎?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拥有一颗不为外物所惑的澄澈之心。慧能有言:“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若空明,自然不会沾染同质信息、娱乐八卦之尘。昔者扬雄身居僻隅,不为外物所动,“默然独守吾《太玄》”;孔稚珪“请回俗士驾,为君谢逋客”,于是所谓魑魅魍魉自然退散,哪得扰他?更不用提一代文学泰斗钱锺书先生,他从不接受媒体采访,不愿自己的文学创作受到干扰。

  如今的青年们也应效仿先贤,在搜寻自己需要的信息时,保持一颗不为外物所惑之心。如此一来,自然能够脱离同质信息、娱乐围猎之网,获得真正有价值的新知。———李明昊《不为外惑,不为所动》

  面对“信息围城”,这名考生摆明立场,提出了恰当的解决方案,即“拥有一颗不为外物所惑的澄澈之心”,体现了考生的思想深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关推荐: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


  2022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冬奥会开幕式时评集锦14篇

 

最新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

高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高考网"微信公众号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