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资源网 > 高中教案 > 高二历史教案 > 高二历史教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案》教学设计

电子课本

高考真题

高考模拟题

高中试卷

高中课件

高中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案》教学设计

来源:学科网 2018-11-16 08:36:39

  一、教材分析

  (一)课标要求(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2)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中的作用。(二)教材地位     本课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主题,以“三民主义的提出”、“三民主义的实践”和“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三目为线索,介绍了三民主义的提出背景和过程,解释了三民主义的含义,揭示了三民主义的实践,阐述了三民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从与本册教材的关系来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作为必修3“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第一课,上承“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一单元,为我们介绍了民族危机中中国人不断求变,不断创新的思想;下启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形成发展。从历史教材的整体脉络来看,本科的学习上承必修1辛亥革命的学习和必修2民族资产阶级的兴起,从思想的角度为我们进一步介绍了20世纪初的中国革命。二、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已然具备了成人的抽象概括思维,对于知识的学习能够基本形成自己的认知和独立判断。通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于辛亥革命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知识已经有所积累,经过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本节课主要侧重于历史思想知识的讲授,这类知识较为抽象,远离生活对于学生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我会通过运用多媒体和探究法的结合,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掌握三民主义的定义。 2.辩证的认识三民主义,对其作出正确的评价。(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材料探究,进一步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  问题、帮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做一个良好的合作者。 3.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理性分析和评价,学习和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三民主义的提出过程和三民主义的含义,辨析三民主义的历史作用,引导学生树立客观、联系的历史观。  2.通过对孙中山思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坚毅品质,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确定依据:内容是认识的载体。只有深刻地理解三民主义及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才会认识孙中山思想的内涵和孙中山关心民众,为民主革命事业不断奋斗的精神。(2)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确定依据:学习思想史要求学生有着一定的思维能力,同时教材中对民族主义、民生主义的阐释不充分,对于这一难点,应当补充历史材料,帮助学生理解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五、教法学法(1)教法:问题导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2)学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史料分析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模拟高考神器销售现场高考,你想一鸣惊人吗?高考,你想鱼跃龙门吗?高考,你想金榜题名吗?高考神器伴你行,笑傲考场你最行!以此来推销中山装,进而导入三 民 主 义         ——孙中山的中国梦寻梦——三民主义的概念及背景

  追梦——三民主义的精髓和意义续梦——三民主义的与时俱进

  1、三民主义的概念:    是孙中山倡导的以民族、民权、民生为主要内容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                                    ——胡适2、三民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1905年 材料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概况(1895-1911)年均投资:687万;年均办厂:17家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发展状况?

  经济上: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材料二:思考:从《时局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政治上: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材料三:1900年以后,在国内外掀起了出版介绍西方资本主义的翻译著作,创办革命报刊,发行革命书籍,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热潮。       ----《中国近代史》

  思考: 1900年后中国思想界有什么新的变化?

  思想上: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材料四: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提出了哪些救国主张?结果如何?(1)鸦片战争时期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林则徐,魏源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等提出了“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2)1851-1864年洪秀全领导了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洪仁玕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3)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中体西用” 和“师夷长技以自强” ;(4)19世纪60年代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材料五:

  “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上李傅相书》1894年6月)1894年,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但是遭到李鸿章的冷遇,从此放弃了改良思想和行医职业,坚定地走上革命道路。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材料反映了孙中山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由“医人”到“医国”;由改良到革命的转变。三民主义产生的 时代背景:1905年

  (1)政治: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加深, 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败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开始壮大(3)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4)历史教训: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等救亡图存方案均未能使中国摆脱危机(5)主观:孙中山个人思想的转变和丰富的革命实践1、三民主义的提出:2、三民主义的内容:

内容

对应的同盟会纲领

具体含义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以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实现民族独立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核定地价,原价归主、涨价归国,逐步实现国民共享

 

  民族主义

  材料一: 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 ……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家。                                ——《同盟会宣言》(1905)

  材料二: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1.实质:推翻清政府     2.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民权主义

  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宣言》(1905年)

  材料二: 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孙中山(1906)

  1.实  质:反对君主专制政体,主张民主共和制

  2.局限性: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

  民生主义

  材料一: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同盟会宣言》(1905)

  材料二: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两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是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孙中山

  1.实质: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2.局限: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3.后果:缺乏的群众基础。

  3.评价

  ⑴性质: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

  ⑵积极

  ①它被孙中山称为“救国主义”,描绘了振兴中华,实现近代化的蓝图。

  ②它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即反映了救亡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要求。)

  ③它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鼓舞仁人志士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

  ⑶局限

  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没有明确地提出反帝主张。

  ②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续梦】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发展

民族主义

 

  反满反清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1、不反帝→反帝;2、反满→民族平等

民权主义

 

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

普遍平等的民权,反帝反封建相结合。

 

1、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平民共有;2、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1.背景:

  (1)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

  (2)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3)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4)孙中山个人思想的转变

  2.提出: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孙中山制定全新政策:

  (1)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2)准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发展

  民族主义

  反满反清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1、不反帝→反帝;2、反满→民族平等

  民权主义

  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    普遍平等的民权,反帝反封建相结合。

  1、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平民共有;2、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两个三民主义相同点有哪些?

  相同:

  目的:都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

  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

  作用: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4.评价

  (1)进步性

  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发展。

  (2)局限性

  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课堂练习

  1、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2、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其核心内容是(      )

  A、驱除鞑虏     B、建立民国     C、恢复中华      D、平均地权

  3、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思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定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4、由于三民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对革命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    (    )

  A.革命缺乏农民的支持       B.致使革命阵营成分复杂

  C.革命缺乏坚强的领导        D.孙中山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板书设计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①经济②政治③思想 ④主观⑤历史教训

  2.内容: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二、对三民主义的评价: ①意义②局限性

  三、三民主义的实践

  四、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2.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新发展

  3.新三民主义的作用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知识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