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资源网 > 高中教案 > 高三化学教案 > 高三化学教案:《中和滴定》教学设计

电子课本

高考真题

高考模拟题

高中试卷

高中课件

高中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中和滴定》教学设计

来源:精品学习网 2018-11-12 16:38:51

  【考试说明要求】

  1. 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及反应实质,学会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步骤。

  2. 能正确分析实验操作中的误差。培养学生的实验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础知识梳理】

  一、中和滴定的概念

  1.定义:

  2.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A代表酸,B代表碱,反应的酸碱的物质的量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当酸和碱都为一元时,前面的关系式可简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键:①准确

  ②准确

  二、中和滴定的仪器及指示剂

  1.仪器 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 )

  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 )

  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等

  2.试剂 标准溶液、待测液、 指示剂

  三、中和滴定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NaOH溶液为例)

  1.准备

  ①滴定管:

  a.检验滴定管是否漏水;

  b.滴定管洗涤: 。

  c.向 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液至"0"刻度上方2~3cm处;

  d.赶气泡后,将液面调节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一刻度,记录;

  ②锥形瓶:洗涤方式 。

  2.滴定:

  a.锥形瓶注入________________,加入_______________。

  b.滴定时左手____________,右手________________,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加入最后一滴时,指示剂__________,且30S内不褪色,反应即达到_____________。

  3.计算每个样品滴定2~3次,取平均值求出结果。

  【思考下列问题】(1)量筒有无“0”刻度?盛液前是否要润洗?取25.00mL的KMnO4溶液应用什么仪器?

  (2)进行中和滴定时,浓度大好,还是小好?

  (3)进行中和滴时,一般把已知浓度的溶液放入滴定管中,未知浓度的溶液放入锥形瓶中,若反放是否可行?

  (4)用盐酸滴定NaOH溶液,指示剂变色后,不慎又多滴了盐酸,是否有补救的办法?

  四、指示剂的选择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要与酸碱中和后的溶液pH越接近越好,且变色要明显,一般说来强酸滴定强碱用甲基橙;强碱滴定强酸用酚酞。强酸滴定弱碱用甲基橙,强碱滴定弱酸用酚酞。石蕊不能作为中和滴定的指示剂。

  五、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1. 产生误差的因素:⑴标准溶液不标准⑵仪器洗涤未按要求⑶滴定管气泡未排尽

  ⑷滴定管读数方法不正确⑸滴定管漏液⑹终点判断不准⑺滴定操作过程和读数过快等

  【例题】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来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时(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中,盐酸装入滴定管中)用偏高、偏低、无影响,无法判断,填写下列各项操作给实验造成的误差。

  ⑴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酸润洗 ( )

  ⑵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碱液润洗( )

  ⑶装酸的滴定管尖嘴内气泡未被赶掉就滴定( )

  ⑷装有碱的滴定管尖嘴气泡未排出就取液( )

  ⑸酸式滴管开始仰视读数,终了时俯视读数( )

  ⑹碱式滴定管开始俯视读数,终了时仰视读数( )

  ⑺锥形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就取待测液,接近终点时用蒸馏水冲洗内壁( )

  ⑻用碱液润洗锥形瓶( )⑼滴定过程中摇动锥形瓶时有液体溅出( )

  ⑽指示剂变色后,又立即恢复,就停止滴定( )

  【课后练习】

  1. ( )两人用同一瓶标准盐酸滴定同一瓶NaOH溶液,甲将锥形瓶用NaOH待测液润洗后,使用水洗过的碱式滴定管取碱液于锥形瓶中。乙则用甲用过的碱式滴定管取碱液于刚用水洗过且存有蒸馏水的锥形瓶中,其它操作及读数全部正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操作有错 B.乙操作有错 C.甲测定数值一定比乙小 D.乙实际测得值较准确

  2. ( )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0.1mol/LHCl,如达到滴定终点时不慎多加了1滴NaOH溶液(1滴溶液的体积约为0.05ml),继续加水至50ml,所得溶液的PH是

  A.4 B.7.2 C.10 D.11.3

  3. ( )用同一种NaOH溶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完全中和同体积,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需要NaOH溶液的体积 A.相同 B.中和盐酸需要的多 C.中和醋酸需要的多 D.无法比较

  4.(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某Na2CO3溶液的浓度,若配制Na2CO3溶液时所用的Na2CO3中分别含有①NaOH ②NaCl ③NaHCO3 ④K2CO3 杂质时,其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A. ① B. ② C. ②③ D. ②③④

  5.由于以下操作的不规范,使实验结果带来偏差,请回答:

  (1)在俯视的情况下,用量筒量取a ml液体,则液体的实际体积比a ml要

  (2)在俯视的情况下,对滴定管的某一液面读数为b ml,则正确读数要比b ml .

  (3)若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由滴定管所读流出液体的体积为C ml,则实际流出的液体体积比Cml要 .

  (4)在俯视的情况下,对容量瓶进行定容,则所配溶液的实际浓度比想配的浓度要 .

  6.双指示剂法可用来测定NaOH、Na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的含量,具体的做法是:先向待测液中加入酚酞,用标准盐酸滴定.当NaOH或Na2CO3被转化为NaCl或NaHCO3时,酚酞由红色褪为无色,消耗V1ml盐酸.然后滴加甲基橙继续用标准盐酸滴定,当NaHCO3转化为NaCl时,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又消耗V2ml盐酸.

  (1)今用上法进行下表五种试样的测试,根据盐酸的用量(V1,V2)确定试样①~⑤的成分

  试样 (1) (2) (3) (4) (5)

  标准盐酸的用量 V1>V2且V2=0 V10 V1>V2>0 V2>V1>0

  试样的成分

  (2)若称取含杂质的试样1.200g(杂质不与HCl反应),配制成100.00ml溶液,取出20.00ml,用0.1000mol/L标准盐酸滴定,测得V1=35.00ml,V2=5.00ml,求试样的成份及百分含量.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知识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