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资源网 > 高考试题 > 历年历史高考试题 > 09全国各地高考历史真题分类:经济社会发展史综合运用

09全国各地高考历史真题分类:经济社会发展史综合运用

来源:e度社区 2009-12-22 12:08:38

[标签:真题 高考 历史]

  2009年历史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经济社会发展史综合运用

  (09年北京卷)37.(36分)研究历史上货币流通的现象,可以加深我们对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现象之一: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

  (1)说明"丝-银"贸易出现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经济条件。(6分)简述明、清时期两次重大的赋役制度改革中对使用白银的规定。(4分)

  历史现象之二:鸦片走私,白银外流

  "近年以来,银价之贵,州县最受其亏。而银商因缘为奸,每于钱粮紧迫之时倍抬高价。州县亏空之由,与盐务之积疲,关税之短绌,均未必不由于此。要皆与偷漏出洋之弊有以致之也。" --摘自《林则徐集·奏稿》

  (2)总结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上半期白银外流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弊端。(6分)简述清政府针对白银外流所采取的应对措施。(2分)

  历史现象之三:1盎司黄金35美元

  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34年,美国政府1盎司黄金的价格固定为35美元。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1年,美国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933年和1973年美元两次贬值的背景。(10分)

  点击下载全部09全国各地高考历史真题分类:经济社会发展史综合运用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知识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