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资源网 > 高中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荷塘月色1

电子课本

高考真题

高考模拟题

高中试卷

高中课件

高中教案

荷塘月色1

来源:网络资源 2009-10-21 13:32:04

  第一课时

  教师介绍朱自清的生活经历,期间穿插学生朗诵朱自清的散文名篇片段,包括《我是扬州人》、《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白水祭》、《背影》、《悼亡妻》等。

  第二课时

  教师带领同学概括文中出现景物的特点,分析写作方法,体味文中的语言美。

  第三课时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荷塘月色》所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让我们做这样一个比喻,把全篇文章比做一片树叶,那么,我们来说说看,是文章的哪些因素组成了它的叶脉?(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画图)

  答:精美的语言、贴切的修辞、完整的结构

  请看这幅简单的叶片图,我们发现了它并不完整,缺少的是什么呢?

  答:叶子的主脉,也就是文章的主干。

  文章的主干究竟是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再次走进《荷塘月色》

  分析课文

  1请同学回答文中的景物可分成哪几部分

  答:小路、月色下面的荷塘、荷塘上面的月色、荷塘四周

  2根据课文分析这几处景物的特点(答案不必统一,能够体会出作者努力营造的意境即可)

  答:小路——幽僻

  荷塘月色——恬淡、安静、朦胧

  荷塘四周——热闹

  3请同学思考,在这或幽僻或朦胧或安静或热闹的景色当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出门时——不平静

  在小路上——得到自由,超脱

  欣赏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聆听荷塘四周的热闹——重归失落

  惦记江南——无限向往

  走回家门——回到现实

  板书

  幽僻朦胧热闹

  不平静自由淡淡的喜悦和哀愁失落向往回归

  4经过这些分析,请同学画出作者的感情脉络

  学生将黑板上标注出的感情基点连接成线

  5连上了这段线,叶子成为完整的叶子,文章也是一篇动人优美的散文了。

  大家可以看出,文中的景物,已不是单纯的作为景而出现,它被作者的感情涂上了一层新的色彩,这也就是散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

  整体感知,体会升华

  请同学听三段音乐,然后说出哪一段的感觉与《荷塘月色》的风格最接近。

  播放交响乐《命运》、琵琶曲《十面埋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分析:虽然作者的心情主要基调是不平静,但幽雅的荷塘与恬淡的月色缓解了他内心的焦躁不安,《命运》的强大震撼与《十面埋伏》的紧张都不适合于作者此时的心境,只有悠扬柔美的《梁祝》能够表达出作者心中的淡淡喜悦与淡淡的哀愁。

  对比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事先将台湾作家颜元叔的文章《荷塘风起》印发给学生,以备课上之用。)

  1.请同学们根据这两篇文章,在头脑中分别作两幅画,然后将心目中的图画描绘给同学听。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从色调、色彩、构图等多个方面作描绘,但要说出他们清幽与明丽的不同意境色彩来。

  2.请同学思考,为什么同样的荷塘,却能构筑出截然不同的两幅图画?

  答:《荷塘月色》清幽的意境,是由朱自清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感情相结合而产生的。而《荷塘风起》虽然也描写了一个荷香芬芳、宁静翠绿的世界但它是由阳光、荷叶、清风和“我”的情感水乳交融而形成的,所以这样的意境更多的染上了阳光明丽的色彩。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知识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