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地理复习方法 > 高考地理总复习每日拔高练——水体补给

高考地理总复习每日拔高练——水体补给

2023-11-16 11:41:28网络转载



  1.下图为塔里木河下游某地部分地理要素剖面示意图。该地的地下水主要靠地表径流补给。图中,相对于荒漠()

  A.河岸林地地下水含盐量低

  B.耕地地下水埋藏较深

  C.河岸林地地表水下渗较少

  D.耕地地表水蒸发量小

  阿克库勒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因其湖水呈乳白半透明状又称“白湖”。图1为该湖泊周围河流入湖和出湖水量统计图。图2为该地区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2~3题。

  图1图2

  2.关于湖泊和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③河流补给类型相同

  B.该湖泊为咸水湖

  C.①河与②河相比,流速快

  D.③河流量季节变化小于①河

  3.该湖泊水位最高的月份大致是()

  A.3月B.4月

  C.10月D.11月

  祁连山是我国西北地区著名的高山之一,平均海拔为3700m,气候垂直差异大,降水的一部分以冰和雪的形式被储藏起来,成为天然的“固体水库”。读祁连山月积雪覆盖面积、气温及降水变化统计图,回答4~5题。

  4.祁连山的积雪面积年内变化特点是()

  A.一年只有1个峰值

  B.与气温变化完全一致

  C.与降水量呈正相关

  D.秋季是积雪的积累期

  5.祁连山地区的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A.雨水B.冰雪融水

  C.地下水D.人工湖水

  冰冻圈是指地球表层存在的固态水体,主要由两极冰盖、海冰、山地冰川、冻土、积雪、湖冰、河冰等组成。2019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正式向全球发布《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指出:山地积雪、冰川和多年冻土在21世纪几乎都呈现持续退缩状态。预计到21世纪末:除南极大陆外围的冰川以外,全球冰川的冰量将减少15%~85%,北极海冰范围到21世纪末的9月份,将会减少43%,2月份将会减少8%;北半球春季积雪将减少7%到25%,北半球高纬地区近表面(3.5m)多年冻土面积会减少37%到81%。据此完成6~7题。

  6.关于目前冰冻圈的变化对岩石圈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冰洋海岸线大面积后退

  B.高山地区冰川泥石流增加

  C.地表岩石的风化作用减弱

  D.冻土地带的土壤侵蚀加剧

  7.研究表明:短时期内,高山地区以冰川和积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冬季径流量会明显增加,其原因最可能是()

  A.冰雪面积扩大B.地下水补给增加

  C.降雪量增加D.融冰期延长

  地下水与大气降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下图示意湖南某地地下水位过程线和降水量柱状分布。据此完成8~10题。

  8.降水量柱状分布呈现该地()

  A.夏季降水总量较少

  B.春夏之交降水较多

  C.秋季比冬季降水少

  D.七八月份降水较少

  9.地下水位过程线()

  A.与降水的季节变化量呈负相关

  B.水位主峰超前于雨水洪期

  C.年内有三个明显的低谷值

  D.呈驼峰状的双峰曲线形态

  10.地下水位过程线是一个地区地下水补给与消耗动态变化的综合反映。图中地下水位()

  A.3月埋深最浅

  B.3月到6月埋深逐渐变大

  C.6月埋深最浅

  D.6月到10月埋深逐渐变小

  11.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的居延海,居延海后期因湖面缩小被分裂成两个湖泊,东居延海和西居延海。读黑河流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说出黑河不同季节的补给类型。(6分)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要求。

  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图1)。乔治湖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湖底覆盖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图2)。

  指出河流对湖区地下水补给的特点。(4分)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与荒漠相比,河岸林地距河流更近,地下水位更高,地下水直接接受河水的补给,含盐量较小,而荒漠的地下水中含有更多的地下水流动过程中和地表径流下渗过程中溶解的盐类物质,A正确;由图可看出,耕地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小于荒漠,B错误;林地植被能涵养水源,增加下渗,河岸林地地表水下渗的更多,C错误;与荒漠相比,耕地土壤水分含量高,故耕地地表水蒸发量更大,D错误。故选A。

  2~3.答案:2.D3.D

  解析:第2题,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从图中河流和等高线的关系可知,①河与②河注入阿克库勒湖,湖水通过③河流出,阿克库勒湖既有河流注入,又有河流流出,为淡水湖,B错误;①与②主要来自冰川融水补给,而③来自湖泊补给,A错误;由图可知,①处等高线比②处稀疏,地势相对平缓,①河流速慢于②河,C错误;③河受湖泊调节作用较大,流量季节变化小,而①河受冰雪融水补给,流量季节变化大,D正确。故选D。

  第3题,根据材料中的湖泊周围河流入湖和出湖水量统计图并分析可知,入湖水量大于出湖水量说明湖泊水量在增加,水位上升,反之水位下降。从图中可知,4月至11月入湖水量始终大于出湖水量,因此湖泊水量增加,湖泊水位持续增加,并在11月达到最高,之后入湖水量小于出湖水量,湖泊水位开始下降。所以该湖泊水位最高的月份大致是11月,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5.答案:4.D5.B

  解析:第4题,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点实线为气温变化曲线,三角实线为祁连山月积雪覆盖面积变化曲线,灰色柱子为降水柱状图,观察积雪面积变化曲线,9月份起是上升趋势,为积雪积累期,D正确;积雪面积曲线有2个峰值,A错;积雪面积年内变化与气温变化不完全一致,B错;与降水量不完全呈正相关,C错。故选D。

  第5题,祁连山地区地处内陆,降水少,海拔高且降水一部分以冰和雪储藏起来,故该地河流水源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B正确;地处内陆,降水较少且部分以冰雪形式储藏起来,故不是主要补给水源,A错误;高山地区,地下水也不是主要补给水源,C错误;祁连山地区缺少湖泊,D错误。故选B。

  6~7.答案:6.C7.D

  解析:第6题,材料显示:山地积雪、冰川和多年冻土在21世纪几乎都呈现持续退缩状态,说明全球变暖趋势明显。全球变暖会导致北冰洋海岸线大面积后退(北极海冰范围到21世纪末的9月份,将会减少43%,2月份将会减少8%),高山地区冰川融化,泥石流增加;冻土地带消融[北半球高纬地区近表面(3.5m)多年冻土面积到21世纪末会减少37%到81%],土壤侵蚀加剧;地表岩石的风化作用会增强。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第7题,据上题分析,全球变暖趋势明显,会导致融冰期延长,导致冬季时间的前后也会出现冰雪的消融,D正确。而全球变暖,冰雪面积缩小,A错。高山地区河流地下水补给情况无法明确判断,B错。冬季降雪量可能增加,但如果没有消融,也不可能导致流量增加,C错。故选D。

  8~10.答案:8.B9.D10.C

  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该地夏季(6、7、8月)降水量较大,A错。5、6月降水较多,为春夏之交,B对。秋季比冬季降水多,C错。8、9月降水少,但是7月降水多,D错。故选B。

  第9题,地下水位是指地下含水层中水面的高程。地下水位高是离地面近,地下水位低是离地面远。读图可知,地下水位过程线与降水基本呈正相关关系,A错。地下水主峰与雨水洪期基本同步,B错。年内有两个低谷值,C错。呈驼峰状的双峰曲线形态,D对。故选D。

  第10题,读图可知,3月地下水水位最低,说明埋深最深,A错。3月到6月地下水水位升高,埋深逐渐变小,B错。6月地下水水位最高,埋深最浅,C对。6月到10月水位下降,埋深逐渐变深,D错。故选C。

  11.答案:春季,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以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秋冬季节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解析:从纬度位置看该地地处中纬度,冬季有积雪,春季积雪融水补给河流;夏季降水集中,祁连山夏季冰雪融化,所以夏季以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秋冬季节降水和冰雪融水都少,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12.答案:多为季节性河流;水量的变化大;时间集中;不连续性。

  解析:由于该地处于山地背风坡一侧,降水相对较少,从图中可以看到泰勒斯溪其下游地区多为季节性河流;受夏季风强弱及山地阻挡影响,该地的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水量的整体变化较大;受季风气候影响,在夏季风较强的时间,该地山地降水较多,形成的河流流量较大,对地下水补给的时间相对较为集中;由于该地的河流受大气降水补给较为明显,降水具有不连续性,故该地的河流对湖区地下水补给具有不连续性的特点。

[标签:高考地理 地理知识点 地理备考]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高考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