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四川高考 > 四川院校动态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边学边创新 动静两相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边学边创新 动静两相宜

2019-05-19 21:06:02网络资源文章作者:高考网整理

我们知道,这是一所“学风好”的知名学校;我们知道,在中国革命发展的每一个时期,它的“红色电波”都传遍大江南北;我们知道,它是一所“专业比学校更有名气”的学校,是国防通信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是全国首批9所获批设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之一。

然而,我们不知道的是,这所学校的教学理念并不是一板一眼的“代码”,而是鼓励学生抓住各种创新机会尽情“折腾”。当记者走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才亲身感受到它“动静两相宜”的魅力。

“学”在西电:石凳上的自习室

对于西电的一些学生来说,每天清晨或许是这么开始的:捧着一本书走到校园僻静的地方,坐在一个石凳上开始埋头啃读专业课本,或者大声读一段英语。即便在清冷的冬天,也总能看见这样的情景。学校教务处副处长毛立强说,这叫“石凳上的自习室”。

西电以学风严谨著称于西安高校间。有句打油诗:“西交的才子,西电的学子,西工的包子……”西电的学风好可见一斑。在紧挨西电的二环路修建前,学校梧桐树下的石凳总是坐满了读书的学生,堪称校园一景。谈到西电的学习时,学生常用“残酷”两字形容用功的程度:自习教室里永远坐满了人,实验室的灯总是亮到深夜,图书馆的咖啡吧也都有学生苦读的身影。图书馆的老师告诉我们,无论是不是考试周,每天天还没亮,学生就在图书馆门前排起了长队。

为了让本科生与所学专业“建立深厚感情”,学校的教授、名师把本科课堂作为“必修课”用心传授知识,课下走进学生宿舍畅谈。2013年,学校推出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除了对教师展开海内外培训,校长、院长、督导们也纷纷走进课堂听课,了解师生需求,让每个人都主动参与到提升教学效果的活动中。

“跟着红军一起长大”的军事院校在校风上的严谨,给学生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谈到学风严谨,西电校友、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院士王中林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我读本科时,有次在实验楼里做实验,仅仅因为电源未关,老师就给了我一个C。”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说,自己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得益于西电好的校风,军事院校培养了他一往无前的精神。

“折腾”在西电:比赛中激发创意

西电校风严谨,培养出的学生却绝不刻板,甚至还很“闹腾”。

这种“闹腾”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他们活跃在各种科技创新大赛中。这些竞赛项目中,既有连续举办了26届、已形成西电自有品牌的“星火杯”,又有“挑战杯”等国家级竞赛。学校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苏涛说,从学生一入学,学校就鼓励他们在大学四年中至少参加一次“星火杯”,支持他们发挥想象力、尽情地“作”。从2013年开始,西电的学生多了一张“能力素质成绩单”,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可以在这张成绩单上得到额外的学分,这也是为了鼓励他们“学而优则赛”。

学生李豪说,学校的这种“鼓励”是实实在在的: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学生碰到任何难题都可以随时找老师帮助解决;学校规定给每支参加“国创”的团队提供至少1万元的经费支持,而实际上最后往往能达到五六万元。

“如果西电在北京,那就逆天了!”大二学生王博给出了这样的评价。王博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当年以高出一本线68分的成绩来到西电。原本他十分羡慕留在北京的同学,可在西电待了不久,他就已经“以西电为傲”了。在他眼里,西电给学生的创新平台实在太多了,自己有更多机会可以去实现梦想。在一个多月前的“星火杯”竞赛中,王博和他的团队设计的机器人“呆萌”获得特等奖。现在,他和队友正忙着对“呆萌”改进升级,想要在2015年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再捧个奖杯回来。他们还计划让“呆萌”成为一个针对空巢老人的“智能药箱”——可以在老人突发疾病时准确定位其位置,“走”过去自动弹出急救药品,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自动与老人子女进行视频通话。王博说,这个创意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老师平时会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热点,多做“有人文关怀”的创新,做更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赛”几乎成了学校每个人都关注的事情。记者推开一间教室,恰好碰见学生在进行“国创”答辩。这种“竞赛”在他们眼中早已稀松平常。中午在食堂吃饭时,王博和李豪抱着的“呆萌”被服务员看到了,服务员可以立刻叫出它的名字。

校团委副书记朱伟介绍,学校未来几年内将再建几个创新基地,将创新方向集中在信息安全、智能医疗、建设智慧城市和文化传播等方面,让更多的学生能在“比赛”中激发创意。

“就业”在西电:毕业生被“团购”

“很多人说北京的学生不能吃苦。但在西电,我们比很多其他地方的学生都努力。”王博说,自己每个假期都去校外实习,回家的时候只待十几天,今年也会如此。

“踏实、基础强、上手快是社会对西电毕业生的整体评价。尤其是部分有‘星火杯’‘挑战杯’等竞赛经验的毕业生,到企业两年甚至一年内就能成为技术骨干,在项目组内领导刚毕业的研究生。”毛立强说,基于电子信息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西电各专业学生都具有电子信息类的专业背景,包括人文、经管、外语等专业都设置了基本的电信类课程。例如,外语专业在西电的名称是科技外语,包括科技英语、科技日语等,重点培养学生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外语口头、资料翻译能力。这些毕业生在IT企业招聘中的就业优势非常明显,不仅有很强的语言能力,还有一定的电信专业背景,能更快胜任岗位。

“高科技、高薪、高就业率”是西电就业的突出特点。有国外知名机构预测,信息产业的高需求近50年内不会变。虽然近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但西电的就业率基本未受影响,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研究生在98%以上。西电毕业生的优势还体现在就业层次和地域上,多数到北上广、西安、长三角、珠三角等较发达地区就业。就业单位多为通信IT领域的大型国企、外企及科研院所等,起薪在每年10万元左右。“中兴、华为等企业到西电都采取‘团购’方式,一次招聘几百人。”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苏涛表示。

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倪伟介绍,学校近年各专业每年继续深造的比例为40%至50%。得益于学校本科和研究生的“贯通式”培养,本科生不仅可以在各个开放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大展拳脚”,具有雄厚软硬件基础的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也部分对本科生开放,让有能力的学生参与到更深入的科研实践中。学校本科毕业生在申请继续深造时颇受欢迎,不少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重点院校及中科院相关研究所,还有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在学校国际合作项目支持下到国外读研。

数说西电

1/20:学校是1959年中央批准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

1/2: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得全部电气信息类特色专业的2所院校之一。

1:学校创造了我国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等多项第一,包括第一台气象雷达、第一套流星余迹通讯系统、第一台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机、第一台毫米波通讯机,以及我军通信装备史上第一部“塞绳电报互换机”、第一台“塔型管空腔振荡器”、第一套“三坐标相控阵雷达”等。2014年,学校牵头的“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国家“2011计划”认定,位列行业产业类第一。

2:全国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西电“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全国排名第二,“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全国排名第四。

15:学校现有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网络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方向)、软件工程(WEB工程与信息系统方向)、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子封装技术。

1600:学校先后承担“863”、“973”、创新工程等1600余项重大、重点项目,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学校本科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普及率高,获得各类省级、国家级学科和科技竞赛奖1600余项。

最新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高考预测、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

  高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高考网"微信公众号

[标签:院校动态 高考资讯]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 👇扫描免费领
    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
    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