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报考 > 志愿填报 > 填报指导 > 专家支招:专业选择要走出“四大误区”

专家支招:专业选择要走出“四大误区”

2019-04-11 19:54:19网络资源

  调查显示:42.1%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如果可以重新选择,65.5%的大学生表示将选择别的专业。很多大学在招生政策中,也明确了考生可以进校就读一段时间后重新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那么,对于已经拿到考试成绩,“知分填报志愿”的考生来说,该怎样一步到位选择自己的专业呢?让我们来听听教育专家们的意见——
 
  “四大误区”要避免
 
  误区一:不重视专业选择
 
  选择一所有名气的院校,的确有利于考生今后的成才和发展。因为好的学校学习环境好,师资力量强,进一步深造学习,出国留学等机会比普通学校优越一些。但是很多学生和家长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只考虑学校而忽视了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个专业。为了能步入名校的大门,而不惜以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为代价。
 
  误区二:单纯以分数选专业
 
  许多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仅以分数对号入座来选择学校和专业,对报考专业今后职业的发展前景了解甚少。填报志愿时,没有明确的方向,一切以分数来决定学校和专业。单凭历史资料中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对照自己考分来对号入座。
 
  误区三:过于看重“热门”专业
 
  有的考生和家长很关心专业的热门和冷门,认为“热门”专业将来回报率高,于是都往“热门”专业去挤,结果导致撞车的现象十分严重。如金融、经济专业等。
 
  其实所谓热门的形成是和人才市场的供需密切相关的。当一个企业缺乏这方面人才时候,就要大量招聘,于是有人将之称为热门专业。当此方面人才供应过量时,这个职业就冷了。所以,专业的“冷”和“热”只是相对的,它是一段时间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反应。
 
  家长应明白,专业本身不存在好与差,关键在于是否适合。适合考生的就是理想的,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热”与“冷”。
 
  误区四:父母包办填志愿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太小,一切由家长包办填志愿。有的家长在没有充分考虑孩子的意愿下,完全从自身的喜好出发,希望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能通过下一代来实现。有的家长本身对有关专业的知识了解不多,盲目地跟风追求选择热门专业,认为社会上最流行的专业就是好专业,能够保证孩子日后就业和生活的稳定。
 
  “两步走”选择专业
 
  第一步:结合考生兴趣和潜能优势选专业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如果对一件事情兴趣盎然,就会乐此不疲,创新不断。每个人的兴趣点不一样,直接影响了他们将来上大学对所学的专业的兴趣。
 
  一个人的性格与职业的适应性有很密切的关系,性格没有好坏之分,所谓“360行,行行出状元”,一般来说,外向的人更适合选择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行动能力和积极性的专业,例如管理、法律、经济、市场营销等,内向的人更适合选择能够发挥自己的计划性、敏感性、逻辑性的职业,例如研发人员、会计、技术人员等。
 
  高中生的潜能在高三已经初现端倪,有点人擅长逻辑推理,有的人擅长形象思维,有的人对数字非常敏感,有的人有很好的文笔,这些潜在的能力和优势如果能够在专业上得到发挥,就会事半功倍,轻松地完成学业,轻松地取得成功。
 
  第二步:了解专业特点选专业
 
  事实上,很多学生上了大学才发现,学习的专业跟自己当初想的并不一样,很多学生发出感叹:“原来是学这个的啊”、“学这个专业的怎么还要做实验啊,我最讨厌做实验了”。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最好对所有填报的学校和专业有一个完整、清楚的了解,不能盲目地去报,不能“听名字不错”就胡乱填报了。这方面的信息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学校的地理位置、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师资力量、重点实验室、所在省的招生分数、招生指标等。
 
  此外,考生和家长可以参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它是高等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培养人才的业务规格和工作方向等。

[标签:志愿填报 报考注意]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 👇扫描免费领
    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
    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