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资源网 > 高中教案 > 高二生物教案 > 高二生物教案:《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教学设计

电子课本

高考真题

高考模拟题

高中试卷

高中课件

高中教案

高二生物教案:《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教学设计

来源:3edu教育网 2018-11-16 15:54:58

  【自主学案】

  1.达尔文进化学说

  (1)基本观点:①           ;②         和自然选择;③适应是        的结果;其中适应的第一步是变异的产生,第二步是通过生存斗争而选择。

  (2)局限:对             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对可遗传的变异如何起作用等问题,达尔文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2.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3.     是指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在该位点上可能出现得比例。     是指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

  4.当种群太小时引起的基因频率随机波动的现象称为     。

  【思维激活】什么是物种?

  5.隔离主要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地理隔离会阻断       ,是一种主要的隔离方式;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可能导致       。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不能       或       交配后产生不可育的后代。

  6.中性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主导因素不是       ,而是       的随机固定。每种生物的信息大分子都有一定的进化速率。

  【思维激活】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意义有哪些?

  【典题精析】

  重点一:达尔文的进化学说

  例1.《物种起源》出版已有150年,但依然深深影响着现代科学研究,达尔文(   )

  A. 提出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

  B. 提出了用进废退的理论

  C. 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 提出了“中性突变”进化理论

  解析:用进废退的理论是拉马克提出来的;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达尔文没能提出来;木村资生提出了“中性突变”进化理论。

  答案:A

  重点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例2.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 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解析:只要群体不发生变化,不论自由交配和自交,基因频率都不发生改变,自由交配的基因型频率也不变,自交则发生变化。如Aa在群体中占48%,Aa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AA: Aa: aa=1:2:1,因此AA个体和aa个体的百分比要增大。

  答案:C

  重点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例3.下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解析:A通过地里隔离形成两个种群a1和a2,有分别演化出b、c、d三个种群,虽然有地理隔离,但是不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由于d是由a1演变而来,所以c与d之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产生新的物种,但是产生生殖隔离了的种群,基因频率一定会变化。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但是b和d由于地理隔离存在,所以可能不是同一物种。即使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只要c和d不存在生殖隔离他们仍是同一物种。

  答案:B

  【学生自测】

  1马与驴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不能自由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产生的后代骡也是不可育的,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地理隔离         B.生殖隔离         C.诱变育种        D.无性繁殖

  2从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200个个体,其中基因型为DD、Dd和dd的个体分别是60、120和20个,则基因D和d的频率分别是(   )

  A.60%、40%    B.40%、60%   C.90%、l0%    D.10%、90%

  3现代生物进化论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        B.个体        C.种群      D.群落

  4.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若该种群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出现的频率以及该植物的a、A基因频率分别为(   )

  A.55%    45%    55%   45%               B.42.5%    32.5%    55%   45%

  C.55%    45%    45%   55%               D.42.5%    32.5%    45%   55%

  5.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

  A. 具有新的生理功能    B. 出现新的形态结构

  C. 出现地理隔离        D. 形成生殖隔离

  6.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 ,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

  (1)该植物的A、a基因频率分别是                               。

  (2)若该种植物自交,后代中AA、 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        、          。这时A、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

  (3)依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在两年中是否发生了进化?原因是          。

  (4)进化的单位是         ,进化的原材料由       提供,生物进化方向决定于      ,进化的实质是              结果,这种作用的实质是改变种群的          从而使生物不断进化。

  【自主学案】答案

  1.(1)物种是可变的  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2)遗传和变异2.种群  自然选择  突变

  3. 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  4. 遗传漂变

  【思维激活】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而且在自然状态能够相互交配并能生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5. 基因交流  生殖隔离  自由交配  6. 自然选择  中性突变

  【思维激活】①揭示了生物产生、发展和一种生物向另一种生物进化的客观规律,阐明了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普遍联系;②有助于人类从事控制和改造生物的实践活动;③为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奠定了生物学基础。

  【学生自测】答案

  1、B

  2、A

  3、C

  4、D

  5、D

  6、(1)55%、45%(2)42.5%  32.5%   55%、45%(3)没进化   基因频率没发生改变

  解析:(1)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30%×2+50%)÷(100%×2)=55%,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55%=45%。(2)该种植物自交,有三种自交组合:①30%AA×AA、②50%Aa×Aa、③20%aa×aa、①30%AA×AA后代中均为AA,占后代总数的30%×1=30%,②50%Aa×Aa后代中有1/4AA, 1/2Aa, 1/4aa, AA占后代总数的50%×1/4=1/8, Aa占后代总数的50%×1/2=1/4, aa占后代总数的50%×1/4=1/8;③20%aa×aa后代均为aa,占后代总数的20%×1=20%。三种自交后代中,AA基因型个体共占30%+1/8=42.5%, aa基因型个体共占1/8+20%=32.5%。根据基因频率计算公式可得出,在自交后代中,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仍为55%、45%。(3)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植物在两年中基因频率并未发生变化,因此没有发生进化。(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有: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收藏

相关推荐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知识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