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历史知识点 > 热荐:高考历史真题三大部分精讲精练

热荐:高考历史真题三大部分精讲精练

来源:高考网整理 2010-02-22 11:42:21

[标签:真题 高考 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例题:

  1.(2009辽宁文综25)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

  2.(2009江苏卷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1.A  宗法制度的核心特点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度。这一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十分深远。本题考查分析理解的能力。

  2.D  B项是表象,是对鼎器生活功能的叙述。D是本质,是对鼎器政治功能的本质反映。本题考查分析理解的能力。

  考点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例题

  6.(2009广东卷5)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7.(2008上海卷20)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

  A.西周           B.秦朝
  C.东汉 D.明朝

  6. D "偶有特殊情况"是指君主专制被削弱。A、B、C三项都是皇权加强的表现,D项中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是君主削弱的特殊情况,故选D。本题考查分析理解的能力。

  7.B 秦统一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由皇帝一人任免,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本题考查知识的识记与再认再现能力。

  考点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例题

  10.(2009福建文综13)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11.(2009江苏卷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10.D  公元前299年至280年是指公元前三世纪初,公元前206年属于公元前三世纪晚期。故选D。本题考查识记能力。

  11.C  A项不符合史实。B项错在"剥夺"的表述上。C项是本质反映。D项错在"弱化君权"的表述上。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的能力。

  考点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例题:

  28.(2009辽宁文综28)明朝"折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

  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司法

  31.(2009上海卷16)"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A.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地点

  28. B  明朝的六部行使的是行政权。故选B。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

  31.C  康有为联络的是各省举子,古称"公车"。故选C。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

  点击查看全部高考历史真题精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4部分)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