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数学复习方法 > 建议:2008年高考语文数学寒假复习策略

建议:2008年高考语文数学寒假复习策略

2008-01-29 09:13:48扬子晚报文章作者:黄艳

  下雪了,正在补课的高三学生也都回到了家,原本跟着老师复习的计划因天气而改变。怎么办?快报邀请高考各科老师,为高三学生及时制订寒假复习计划。本期首先推出语文和数学两科。

  学习语文就是要靠平时积累,因此不可一日不温习。

  1。每天积累一些。语文高考中,“得基础者得高分”,对于字音、成语、病句、名句默写(包括课内和课外)都要进行不间断的科学的重复,合理利用自己的生物钟,天天读,天天背。课内外名句要坚持默出来,默正确;每天关注时事,积累新鲜的可用的作文资料。每天读一些好的短篇文章(例如散文、小小说、新闻、传记等),为阅读和作文积累语感。

  2。每天练一些。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恰当的语文习题(最好是高考题或者高考模拟题,题后附有详细答案),限时训练,蓝笔做,红笔改,练习中常出错的题目、一些特别经典的题目要记在笔记本上,常看常记。有疑问的地方更要记录下来,有机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3。每天整理一些。首先把书桌上的语文课本和语文资料整理得井然有序,把不用的语文辅导书撤下来,把常用的放到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把语文讲义或按照下发的时间,或按照语文考试内容的不同进行整理,确保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找到;把学期中的作业本和讲义、练习题整理出来,把其中的错题再做一下;按照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考点的框架结构,在笔记本上进行补充整理。

  4。每天反省一些。反省一下自己的学习态度,确定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反省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处理学习事物的有关细节,杜绝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不可断绝的小错,以后学习起来就可以事半功倍。

  数学:开始限时训练注意新增内容

  南京市学科带头人、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闻建华

  寒假开始,高三学生终于有了一些时间可以自己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个性化复习。在这期间,特别要注意首先要打好基础,还可以进行一些限时训练,针对2008年新高考,一些新增的内容也要特别注意。

  一、重视基础,重视定义再梳理

  2008江苏高考数学试题的题型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去掉了多年一直使用的选择题的考试模式,加大了填空题的题量。现阶段学生复习时最好能回顾“一轮”数学的知识梳理,重视课本知识,对于定义定理等重要的概念要能灵活运用。数学学习中不能出现不明白的知识点,比如“直线的方向向量”,如果你概念不清肯定遇到这个问题就解不出,进而得不到分。必须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提高运算的准确性,进一步抓好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的梳理。

  二、加强限时训练,提高正确率

  定时定量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这种训练能提高自己的解题感觉,进一步理解答题的规范要求、关键步骤的书写等。现阶段高三学生每周数学要做到一大一小两次限时训练,同时每天都要做两到三个数学题,只有这种训练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考试时才能发挥出优异水平。特别对于解答题每一步要言之有理,而不能凭感觉。现在考生们在用“新高考数学填空与解答过关检测”训练,训练量适中,一些学校也为学生编制了讲义强化训练。解题的规范训练是这一阶段复习中应着力解决的问题,规范的训练对将来高考成绩是密切相关的。

  三、注重新增内容,关注大题可能考点

  2008年江苏高考是新课标下的第一年高考,数学学习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增加了许多学习内容,例如算法、复数、简易逻辑等。所以现阶段复习时要注重新增内容复习,一般讲不要难,只要基本掌握就可以;同时对于高考大题要多花一点的时间把它搞通弄懂,如立体几何、解析几何这两块必考大题,对空间想象能力和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要有一定的训练量,做到熟能生巧融会贯通。另外用函数思想解决数列问题一直是考试的重点,解答题应遵循“以形助数”,而不能以形解数。

[标签:高考 复习 语文]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 👇扫描免费领
    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
    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